重阳节不应该被商家所左右

标签:
江城重阳节老人节重阳糕武汉晚报 |
分类: 在线调研 |
重阳节不应该被商家所左右
本周六重阳节将至,江城武汉众多旅行社也借重阳之机,纷纷推出针对老年游客的优惠及专门产品,欲趁老年旅游高峰期大力掘金。(10月13日《武汉晚报》) 商品社会,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非传统节日,也不管是国内的节日还是国外的舶来品,商家都不会轻易放过,总是想方设法挖掘其商业价值。 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年货,其商业价值都已经被商家充分发掘。马上又到了重阳节了,精明的商家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打好了算盘,于是,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希望继中秋国庆赚了个盆满钵满之后,再掘一次金。 可是,重阳节在古时又叫“登高节”、“老人节”,既有登高望远之说,也有孝敬老人之意。现在商家出于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考虑,利用重阳节鼓动老人集体出游,其实是对传统重阳节文化内涵的一种背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现在我们该如何过重阳节?以笔者个人的看法,可以陪父母登高望远,但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尽孝。唯有如此,才符合“老人节”的本义,发掘传统节日的新内涵。尤其是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或者外出求学,或者外出工作,很多家庭只有父母留守,已经形成实际上的“空巢家庭”,利用重阳节表达一些孝心,尽一下孝道,本是应有之义。 此外,还有吃重阳糕、赏菊花、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今年重阳节正逢双休日,那么,儿女在过节的时候回家尝尝父母做的重阳糕,陪父母去公园看看菊花,无疑都是很好的尽孝方式。对于无法回家尽孝的儿女,也可以打个电话,陪父母聊聊天,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抚慰。 笔者并不是反对老年人利用重阳节出游,只是想提醒做儿女的,不要忘记了重阳节又叫“老人节”,不要忘记了我们正日渐老去的父母。 同时,当我们的传统节日一个个沦为商业的附庸,成为商家谋利的工具,中国传统的孝道,尊老受到挑战,是社会浮躁病的体现。(文/苑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