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民众呼唤拔掉心目中的“钉子户”

标签:
钉子户条列条例民意征求意见稿中国杂谈 |
分类: 热点杂谈 |
构建和谐社会民众呼唤拔掉心目中的“钉子户”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通过其专业的在线调查系统调查显示:65.5%的人看好新拆迁条例能制约暴力拆迁,74.1%的人关注征求意见的新拆迁条例,其中30.6%的人甚至是“强烈关注”。
今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广泛征求民意,拟取代饱受争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已过半年,仍无正式出台的时间表。接近国务院法制办的人士说,拆迁修法已非当前工作着力点。而了解情况的法律学者和律师说,新“拆迁条例”或已胎死腹中。(《楚天金报》7月25日)
“新拆迁条例”一切迹象表明,新“拆迁条例”果真遇上了最初《征求意见稿》公布时的担忧。今年年初,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但专家担忧拆迁新条例将引发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反弹。一位基层拆迁办主任的来信在当时颇具“代表性”,他在信中反对新拆迁条例,称草案太草率,法学家意见不靠谱,没有拆迁,就没有中国近十年快速的城镇化。这位基层拆迁办主任还态度明确的表示,新条例是法治的进步,却是社会的退步。
难产的原因新闻里已经表述的相当清楚,地方政府是新“拆迁条例”面世的最强大一股反对力量。这些年来地方财政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财政,如果条例实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将遭到严重遏制。小小条例挑战着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难产自然在意料之中。问题是,新“拆迁条例”如果当真“胎死腹中”,那相关部门又该如何去面对《征求意见稿》发布时的浩大声势?
大概从四川唐福珍自焚案开始,一起又一起的拆迁“血案”不断刺激公众的神经。在暴力拆迁面前,自戕已然成为了弱者维护自己权利的重要“武器”。无论是自焚或是以血肉之躯抵挡压土机的滚滚车轮,被拆迁者的这些选择都是在穷尽了一切权利救济途径之后的无奈之举。在新“拆迁条例”讨论的间隙,5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通知规定,因工作不力引发征地拆迁恶性事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可是让人五味杂陈的是,国务院办公厅《紧急通知》仅见新闻通稿,在官方网站上并无全文公布。这样的情形让公众甚感疑惑,“较好的有关征地拆迁的规定为何秘而不宣?”
曾经,拆迁部门总是把“钉子户”这个称号送给那些“不合作”的被拆迁者们。在强大的公权面前,再强大的“钉子户”最终也会“败下阵来”;而今,新“拆迁条例”反而成了民众心目中的“钉子户”,无论民意多么汹涌,但附着在民意背后的孱弱权利恐怕是难以将这个“钉子户”拔下来了。新“拆迁条例”真的会“胎死腹中”吗?诺大一个中国,连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都敢强拆!还有什么不能拆?构建和谐社会民众呼唤拔掉心目中的“钉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