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世纪112 第一章 专诸刺王僚
(2010-07-10 21:12:40)
标签:
公子光专诸刺要离庆忌吴王僚楚国文化 |
分类: 小说、故事 |
第一章 专诸刺王僚
就在齐鲁两国在炊鼻发生激战的这一年,晋国的上卿荀跞和赵鞅(赵简子)在巩地(今巩义市)击溃了王子朝的军队,收复了巩地,护送周敬王进入周城。王子朝、毛伯得等人携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到了楚国。此时楚平王病死,令尹子常欲立子西为王,他提议道:“太子珍仁弱,他的母亲原是给太子建聘娶的,也非平王正妻。他的哥哥子西,年长且好善。我听说立长者为君,则顺;事情一顺,国家则治。”子西拍案怒道:“子常,你身为楚国的令尹,竟口出亡国乱国之言。太子珍,乃是先君平王所立。其母,乃是秦女。秦,乃是大国。常言说,国有外援,不可亵渎!王有嫡嗣,不可乱也。你这样做,伤我兄弟之情,给我召来弥天大祸,陷我于不仁不义之中。子常,你听着,你若立我为楚王,我必杀你子常一家!”说完怒气冲冲地走出了大殿。子常无法,只好立太子珍为王,是为楚昭王。
话说吴王僚听说楚平王去世,立即召集群臣商议。他说道:“楚王熊居去世,太子珍即位为王,他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治国之道。楚国令尹子常为人贪婪,且无谋略,现在出兵伐楚,必能大获全胜。”
延陵季子季札谏道:“大王,臣闻之,邻人有丧应前往吊唁。今楚有国丧而出兵伐之,不祥!”
话音未落,公子掩余立即反驳道:“王叔之言差矣!楚,乃是仇国恶邻。楚国君王弱小,令尹贪鄙,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此时不伐,更待何时。大王勿要多虑,臣弟听说楚国的边邑六安防备松弛,臣愿起本部兵马前往讨伐。”
公子烛庸高声怪叫道:“哥哥冲锋陷阵、不惧生死,我烛庸岂贪生怕死耶?臣愿陪同哥哥前往。”
吴王僚心中大喜,将目光投向了公子光:“姬光,你与楚人对阵多年,以为如何?”
公子光笑道:“大王英明神武,掩余、烛庸两位贤弟历经战事,有勇有谋,有他们出兵攻取一个小小的六安,自不在话下。况且楚正值国丧,忙得不可开交,那里管得了这等小事。微臣近日偶感风寒,身有不适,若在平常,定要陪同两位贤弟前去。大王放心,掩余、烛庸两位贤弟攻取六安,必定如探囊取物,六安入大王袋中矣!”
吴王僚放心了,于是下令:“将军掩余、烛庸听令,命你们二人带领各自人马讨伐六安。季札王叔你辛苦一趟,以为我聘娶夫人之名出使晋国,以观诸侯之变。”
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两人回去准备攻城的器械和粮草辎重,率军包围了六安城。六安城的守将一边坚守城池,一边派人出城求援。楚将莠尹然、工尹麋闻讯率兵来救,左司马申尹戌也率兵渡江来救,一时之间,吴军进退不得。
且说公子光回去之后,将专诸唤至密室商议。当日伍子胥在专诸家养病,他曾见专诸在大街上和人打斗,勇不可挡。他的妻子走了过来,只是远远地叫了一声相公,专诸像听到圣旨一样,乖乖地跟着妻子走了回去。伍子胥觉得很奇怪,专诸解释道:屈身一人之下,必在万人之上。伍子胥觉得专诸是一位勇士,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公子光。公子光说道:“吴王派公子掩余、烛庸率军伐楚,我断定他们此去凶多吉少,料难取胜。此千载难逢,机不可失呀。”说完两眼热切地望着对方。见专诸不吭声,他继续说道:“伍子胥将你推荐给我,说是个一诺千金的大侠,难道你不肯帮在下吗?我公子光乃是先王寿梦的长子长孙,先王寿梦传位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应当传位与我,他念其先王的意思,欲让位于幼弟鄢陵季子,季札叔父却逃入深山。父亲就把王位传给了兄弟馀祭、馀昧。因此,最应该继承王位的是叔父季札,最有资格的就是我公子光了。姬僚为王,最不应该!现在正是个机会,大事成了,延陵季子回来了,也不会废黜我的。”
专诸说道:“吴王僚可杀也。主公说的很对!方今吴王僚外困于楚,内无骨鲠之臣,正是刺杀他的绝好时机。在下深得主公的厚遇,也正是报答主公的时候。我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我的母亲已经年迈,儿子尚幼,担心我死了之后他们没人照顾啊。”
公子光跪下叩头道:“专诸,你放心,从今后你的母亲就是我姬光的母亲,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姬光在此立誓,一定要好好照料你的家人,一旦我当上了吴王,我要让你的儿子出来做官,以报答你的高义。”
“如此以来,我专诸就没了后顾之忧了。我听说吴王僚出行总有几百名武士护身,内穿铠甲,且他的儿子公子庆忌,也有万夫不当之勇,要想在宫殿内或半道下手,难已成功。要想一击必中,我需要一件神兵利器,还需要将吴王僚和他的勇士隔开。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就不愁杀不了吴王僚了。”
“我设法将吴王僚与他的武士隔开。我听说吴王僚喜欢品尝天下美味,太湖鲤鱼天下闻名,我寻得名厨烧制一道好菜,将吴王僚请到我的府邸,你就可以动手了。不过,去哪里弄得一件神兵利器。”
“我听说越国有一个铸剑大师叫欧冶子,若能见到欧冶子大师,得一利器。杀吴王僚,则不费吹灰之力了。”
公子光惊道:“欧冶子可是和干将莫邪是同门师兄弟的那位铸剑大师?”见专诸肯定地点了点头,他激动地说道,“我若登基为王,一定将欧冶子请来,给我打造神兵利器,我的勇士们都拿着他打造的武器,一个区区的楚国算得了什么,一个小小的越国算得了什么?若能得到他的帮助,逐鹿中原,问鼎河洛,争霸天下,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欧冶子,越国人,自幼从舅舅那里学得冶金之术。青年时期,他曾经到过周、晋、郑、楚等国,拜访当地的冶炼名师学习青铜的冶炼之术,深得冶炼精髓。各种各样青铜宝鼎、刀戈、镰刀、锄头,他皆会打造。他最拿手,也是最喜欢的就是铸剑。他认为剑,乃是君子之器,宝剑有着勇、仁、信的美德。君子佩戴宝剑,是潇洒倜傥、儒雅的标志;将军、武士佩戴宝剑,是威严勇武、意志坚定的信物;君王佩戴宝剑,是雄视天下、高贵地位的象征。他认为,铸剑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价值。假若英雄豪杰手中拿着自己铸的宝剑,干出一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自己也可以名垂青史了。他为了铸出上好的宝剑,曾经游遍名山大川,寻得铸剑最好的原料:铜、锡、铁各种矿石,寻得最佳的淬火溪水。将各种矿石原料进行融化、冶炼,不断调整它们的配方,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当年伍子胥过韶关时,将身上的宝剑赠给渔翁,以答谢其救命之恩,那把宝剑就是欧冶子亲手所铸的龙渊剑。越王允常,也就是勾践的父亲请他打造一把宝剑,欧冶子终于在越中的湛卢山寻得上好的铜锡矿石,为其打造了宝剑,取名湛卢剑。越王得此宝剑,爱不释手,剑不离身。后来允常死后,勾践即位,这把湛卢剑传到了勾践的手中,在他的伐吴、吞吴的一系列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勾践死后,将此剑作为陪葬品埋入地下。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古者在发掘勾践墓时,发现了此剑。时隔两千多年,此剑仍然寒光夺目,锋利无比。湛卢剑,号称为天下第一剑!
专诸来到湛卢山,见到了欧冶子。欧冶子一手持捶,一手握剑坯,正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剑坯。两个童子正吃力地拉着风箱,随着风箱的鼓出来的风,将炉中的炭火忽明忽暗,火苗也窜出了炉外。豆大的汗珠从欧冶子的脸膛上滚落下来,砸在地上。他将剑坯端详了一番,在水中淬火之后,上下打量了一下专诸问道:“壮士,来此何为?”
专诸从囊中拿出了黄金放在了桌上,说道:“我想要一把短剑,状若鱼纹,锋利无比,可削戈如泥。”
欧冶子说道:“我从来不打造无名之剑,也从不为无名之士打造利剑。”
专诸笑道:“我乃吴国专诸,奉我家将军公子光之令前来求剑,请欧冶大师为我家主公铸剑。”
“哦,原来是吴国的将军公子光要的,我愿意给他铸剑。既然是一把短剑,状若鱼纹,就叫它鱼肠剑吧!”
“几日可成?”
“三日可成!”
“好,我来给你烧火!”专诸放下行囊,坐在炉旁拉起了风箱。
四月三日这一天,公子光进宫对吴王僚说道:“微臣近日觅得一位厨子,烧得一手好菜,不敢专美。恳请大王驾临弊府,我为大王准备上好的美酒佳酿,让大王品尝一下这个厨子的拿手好菜。”
吴王僚两眼一亮,兴奋地说道:“寡人正想饱饱口福,如此甚好。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两个人真是笨蛋啊,让他们去讨伐六安城,却被楚国的令尹囊瓦子常断了归路,进退不得。姬光,你是寡人之兄,也是他两人的哥哥,一定要想法救他们回来才是啊。”
公子光笑道:“大王说哪里话,微臣乃是吴国的臣子,就是大王你不说,微臣也要领兵前去解救。昨日微臣去太湖为大王打鱼,不慎跌倒,扭伤了左足,现在左足还隐隐作疼呢。大王今日能够给臣的三分薄面,光临弊府,三日后我带兵解救他们兄弟,你看如何?”
吴王僚大喜道:“如此甚好,寡人也就没有什么心事,可以放怀畅饮了。”
公子光先行回府,将三十名甲士埋伏在地窟之中,自己等候在大门口迎接吴王僚。明媚的阳光照在高大的银杏树上,平时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儿,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家门口,布满了吴王僚的穿着盔甲的武士。吴王僚骑着马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千名甲士,显得威风凛凛!
公子光见了,心中暗暗吃惊,心道:真让专诸说对了,吴王僚带了这么多武士,想要在半路下手,可真不容易做到啊。见公子庆忌没有跟在身边,心中暗自庆幸。他快步走上前去,满面春风地说道:“大王能够移步光临寒舍,姬光真是三生有幸,蓬荜生辉啊。”
吴王僚飞身下马,笑道:“姬光说笑了,你我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不必客气!前面带路。”
公子光将吴王僚引至室中,大门口、走廊上全是吴王僚的武士,这些武士手执长戈,身穿盔甲,笔直地站在那里。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持刀执戈冲将进来,将敌人剁成一堆肉泥。
吴王僚带着两名武士进入大殿,他的案几上早已摆好了四碟小菜,一壶美酒。一名武士从怀中掏出一把银箸试了试菜肴,另一名武士试了试壶中的酒,见里面无毒,点了点头。吴王僚这才放心地坐了下来。
公子光手中捧着青铜酒樽,上前祝道:“微臣祈求列祖列宗,祈求上天保佑吴国江山永固,保佑大王万寿无疆。”
吴王僚笑道:“姬光,真忠臣也。”
“微臣新近采得三十名歌女,加以调练,能歌善舞,妩媚动人,大王有雅兴观赏否?”
“先将你那个厨子的菜肴呈上来,寡人一边与兄长饮酒,一边观歌舞,岂不更好?”
“微臣厨子做的菜肴,可谓色香味俱全。什么鱼戏梅花、江豚吹狼、千秋碧雪、锦鲤过桥,微臣本来想让他当面为你烹调,恐油火溅伤了大王的玉体。我让他在下面做好了,让他给端上来,给大王解说一番,岂不更妙?”对着外面高声叫道,“将菜肴呈上来!”
专诸闻讯端着鱼正准备往里进,门口的一名武士将戈对准他喝道:“脱衣,去履,跪着进献。”
专诸将盘子递给了身边的要离,不慌不忙地脱掉了衣服,接过盘子对要离笑道:“你且下去,我一个人进去就行了。”
专诸双手举着玉盘,跪着进了大殿,高声叫道:“小人参见大王,给大王进献菜肴。”
一阵诱人的香味直透吴王僚的鼻子,吴王僚猛地吸了吸鼻子,将口水吞咽了下去:“此是何鱼,如何烹制?”
公子光站起来笑道:“大王,微臣的左足疼得厉害,下去上点药,容臣退下。”
吴王僚对公子光一摆手,两眼直盯着盘中的鱼。白玉盘中那条鲤鱼,鱼身浇着绛红汁子,上面有意无意地放了几根葱丝,鱼的周围摆放着几多梅花。鱼口微微张合,好似亲吻着梅花。
专诸将盘子放在吴王僚的案几上,说道:“此鱼乃是太湖鲤鱼,梅花藏于冰窖之中。此肴经过十二道工序烹制而成,此肴菜名乃是鱼戏梅花!”
“好一个鱼戏梅花!”吴王僚忽然厉声喝道。“抬起头来!”
专诸抬起头来,微笑着看着吴王。方口、直鼻,深眼窝,两臂的肌肉发达。吴王僚和他的眼睛一对视,发现他的眸子中射出一道寒光,心中凛然一惊。
正在他一愣神的时候,专诸一挥右手,盘中的鱼肉四射飞溅出去。吴王僚忙用袖子去遮挡,专诸手中忽然多了一把短剑,身子跃了起来,向吴王僚扑去。
忽然大殿上空响了一声炸雷,厚厚的乌云压了下来,天一下子变黑了。好似两条蛟龙腾跃云海,霹雳闪电,光花四射。院中及走廊的武士们闻声,纷纷仰头观看,心中惴惴。吴王僚的那两名武士最先反应了过来,抽出宝剑朝专诸劈来。专诸身子一闪,手中的剑朝下斩了下来,咔嚓一声,武士手中的利剑立被斩断,掉在地上。武士们当即惊呆了,站在那里茫然失措。专诸大喝一声,好似空中响雷。短剑朝吴王僚刺去,吴王僚心道:“我身穿青铜甲衣,内穿犀牛皮,坚不可摧,你一把短剑能奈无何?”他也不躲闪,将身子迎了上去,右手拔出了利剑朝专诸劈来。
专诸只觉得左臂一阵巨痛,但右手剑的力道丝毫未减。吴王僚胸前的青铜甲衣已被他的剑摧毁,炸裂开来。剑尖已经将第二层的犀牛皮刺穿,剑气直透过来。吴王僚只觉得一股寒气源源不断地刺进了胸口,觉得心口一疼。大脑中闪现了四个字:我命休矣。用尽力气大声叫道:“快来人啊,有刺客!”两眼一黑,跌倒在地。专诸见吴王僚已死,心中大喜,忽将短剑横在脖颈一用劲,跌倒在血泊之中。
地窖的大门忽然洞开,公子光率领一群武士杀入大殿,将那两名武士砍倒在地,又恐吴王僚不死,又在他的尸体上补了两刀。外面的武士们听到动静正要往里冲,忽见伍子胥、公子夫差带着一群武士杀了进来。公子光在伍子胥的保护下走了出去,他大声喝道:“吴王僚遇刺身亡,我公子光乃先王寿梦长孙,诸樊长子,应当继承大位。尔等放下武器,效忠于我,可保尔等富贵。如果不从,当将你们尽皆灭族。”
众武士纷纷放下武器,跪下齐声说道:“我等愿拥戴将军为王,誓死追随将军。大王万岁,万万岁。”
公子光朝着伍子胥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充满了欣喜之情。天上那轮太阳,从云彩后面走了出来,显得更加的明媚了。伍子胥下令:“护送大王入宫,清剿捉拿乱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