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柯瑞思
柯瑞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131
  • 关注人气:3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转载】

(2018-01-06 16:48:18)
标签:

历史

图片

艺术

旅游

分类: 东北劄记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想在一天时间内快速了解这座城市,中央大街是最佳的去处。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始建于1898年,全长1450米,铺装方形花岗岩,两旁的欧式建筑,是这条百年老街的关键词。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特别市公署,建于20世纪20、30年代,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阿格夫洛夫洋行,建于1923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犹太国银行,建于1923年,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1896年中俄签订了《中俄秘约》,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铺设。哈尔滨段松花江南岸的古河道渡口成为卸货的码头。
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沼泽和苇塘中碾出了一条泥泞的土道,这土道便成为后来的中央大街。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俄罗斯侨民住宅,建于1917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中国送来了“白俄”,说白了就是俄国难民。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犹太小提琴家比得·贝尔施泰因故居,建于1925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犹太人A·π·奥昆大楼,建于1917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马迭尔宾馆,建于1906年,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1948年9-11月,新政协筹备活动在此进行。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华梅西餐厅,建于1925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原名马尔斯西餐茶食店,主营的俄式大菜闻名于国内。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日本商人水土俊比左开办的松浦洋行,建于1916年,仿巴洛克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犹太人私人医院,建于1931年,装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法籍犹太人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建于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1915年专卖给秋林公司,成为秋林洋行道里分行。就是秋林格瓦斯的那个“秋林”哈。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拉比诺维奇大楼,也曾是远东银行,建于1919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万国洋行,建于1922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犹太人P·A·别尔克维奇大楼,建于1907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建于1958年,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造。
下层标志线1932年洪水最高水位119.72米,上层标志线是1957年洪水最高水位120.30米;水池上的标注线则是1998年洪水最高水位120.89米。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88号,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我不信教,不了西方流行各教派之间的关系,特地查了一下,大致是这样的。犹太教,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诞生于巴勒斯坦。基督教,原属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派系,公元一世纪三十年代,逐渐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基督教有三大宗教派别,即天主教亦称公教、东正教亦称正教、新教。由此可见,西方,包括俄罗斯,他们的信仰是相近的,大同小异,均源于犹太教。[转载]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全木结构,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1923年,圣索非亚教堂第二次重建,由俄罗斯建筑师克亚西科夫设计,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1932年11月25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面对如此宏伟的庞然大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沙俄会在这里建一个这么壮观的东正教堂?一查,原来这也与我们饱受耻辱的甲午战争有关。

在中国东北筑一条两端与西伯利亚铁路相连接的铁路,是沙俄梦寐以求、蓄谋已久的国策。在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时,即以原地段地形复杂,气候寒冷为借口,要求中国借地供俄国在中国领土上筑路。但当时清政府担心此例一开,后果严重,就以“自造”为由,拒绝了沙俄的这一无理要求。[转载]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

甲午一战,中国被日本打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清政府需向日本支付巨额赔款,财政拮据。沙俄便乘人之危,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四厘借款合同》,提供贷款,以图控制中国。1896年4月18日,沙俄正式向清政府提出,要求中国政府把满洲铁路干线及支线的租借权给俄国公司,而且不能让别的外国人参加。诡称只有中国满足俄国的要求,“俄国才能保护中国,以免再与日本及其他国家冲突。”

当时,清政府中亦有人主张改变甲午战争前推行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改而与外国结盟。此议曾尘嚣一时,且大都主张与俄国结盟,因为它曾帮助中国迫使日本退还辽东半岛。清廷也认为,只要俄国能帮助中国“攻倭胁倭”,则愿与俄签订密约,结成联盟,这就是后来李鸿章出使沙俄,“连络西洋,牵制东洋”的缘由。

1896年4月20日,李鸿章作为清廷贺使抵达彼得堡,除祝贺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外,也负有与俄签订结盟密约的使命。当时,清廷一心想与俄国结盟对付日本,而俄国也一心想通过与中国的空洞结盟,夺取在中国的筑路权,二者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一个丧权失地的《中俄密约》。事后证明,这一空头支票并没有挡住日本的铁蹄,而沙俄则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借地筑路的权利。

于是乎,便有了大名鼎鼎的中东铁路,1903—1907年间,由沙俄建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大批俄罗斯人也因此而涌入哈尔滨,其中不乏荷枪实弹的军人,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修建教堂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圣索菲亚教堂便是这段历史的经典之作。

[转载]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梦想学画画,不过现实总打击我学画画的积极性。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红毛子的兵兵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1903年,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入侵哈尔滨。
1907年,为稳定将士的军心,修建这座圣索非亚教堂。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这座随军教堂成为了沙俄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一个鸽子…两个鸽子……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千万亿个鸽子……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国鸽,鸽之蓝……哈哈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对专业级摄影师来说,即使是便便,也要拍得婀娜多姿。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墙体都砌以清水红砖。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覆以的铁皮,即增强防雨性,又使得建筑美观不少。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对于基督教三大派来说,我的区分办法是——
十字架上整洁严谨的是天主教,挂着个人的是新教;多处很多支支叉叉的是东正教——
不知是否正确。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圆滚滚的洋葱头屋顶,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特色。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九十年代之后,圣索菲亚教堂改建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好像这是我见过最大的教堂哟。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满清,民国,日伪,到新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沧海桑田,老照片中的它们也随之而消逝。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八芒星
[转载]哈尔滨中央大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