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乾坤大、大篆是什么、鼠标用法【转载】

标签:
西方文化大可西方文化史乾坤名著 |
分类: 文艺走廊 |
什么是大篆
凡是有些文化的中国人,即就是不会写书法,也能说出个书法的一二来,诸如真草隶篆魏碑等书体,也是耳熟能详。至于大篆与诸多书体的不同,首先,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刻在动物骨骼或贝类壳片上的最初的汉字,接下来的金文石刻也主要是用于占卜、祭祀之用,秦朝统一的文字是小篆,因那时还没有纸的出现,所以小篆也都体现着“工刻”之态。随后大篆的产生,和纸的发明密切相关,由于这时的文字主要在纸上完成,大篆就一改往日小篆的工刻、纤细,而趋向圆润、厚实,且刚柔并济,变化多端,除了实用,还给人一种美感。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讲,大篆比其它书体更为体现着高古、圆润、沉雄、力彻之美。所以说大篆是书法艺术的母体,也就起之有原。
大篆的起源与兴衰

时间追溯到中国远古时代的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作为中国历史最长的王朝(包括西周,东周),共持续850年左右。我们都知道,文化的基石是文字,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官方文字诞生形成于周朝,可以说周朝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转眼间到了公元前221年,秦朝为了有利于当时的统治,在文字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后称为小篆。而从小篆向大篆过渡的一个标志型作品——后被称为“中国第一文物”的石鼓文,包容了小篆与大篆的共同特性,从而被一些书法史家认为,石鼓文乃大篆书法的鼻祖。此后从汉代至明代,篆书作品数量很少。汉魏时期秦篆为强弩之末,除用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有篆书用武之地。唐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篆书浑厚宏肆之气所存无几。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复古书风使篆书稍有起色,但创作乏超越之功,宋四家中仅米芾涉猎篆书,成就不高。元代宗师赵松雪虽称五体兼善,篆书成就也只是相对而言。清代考据学盛行,篆书受到普遍重视,自邓石如始,篆书重新获得生命力,进入了一段繁荣时期。
大篆的继承和发展
横观现今书坛,擅长“行楷隶草”一类的书家占多,有成就的篆书家则是凤毛麟角。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篆书在当代书坛却处于停滞、没落,甚至失传的困窘境地,尤其优秀的大篆书法家更难得一见。当

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继承、发展这一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也要正视现今问题的所在。
其一,篆书实用性基本丧失。就目前来说,行草楷隶魏碑等书体比篆书实用性强、易辨认、好临习。诸书体之中,篆书实用性最小。实质上,篆书如果真正要繁荣,离不开实用,正是实用性成就了篆书复杂而完备的体系。甲骨文为卜司专用,钟鼎文乃铸造在青铜器上,体现了对鬼神的尊崇,《石鼓文》是为统治者唱赞歌,歌功颂德的最终结果,就是连小篆和《秦诏版》也都离不开实用,小篆是书同文的结果,《秦诏版》是颁布法令时急就所用,无一不是以实用性为前提。秦朝之后,篆书只在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范围狭隘,更进一步来讲,秦玺汉印之所以达到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根本原因即在于篆书在当时是实用书体,运用得心应手,后世篆书冷落,篆刻成就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其二,篆书对书家修养要求更高。篆书有对字义的了解和字形释读要求,进一步来说,篆书对受众要求也要高一些。晋人之后,书法不再是耕樵渔读的隐士风流或官宦专营的宫廷文化,无不打上实用烙印,行草楷等书体滥觞,后世习篆书很少,产生大师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有“草圣”等,而无“篆圣”。
其三,篆书的难是由本身书体决定的。篆书与楷隶书一样,属于静态书体,表现情感上不像行草书一样明显强烈,相对来说比较平和。魏晋以来,篆隶衰歇,六朝以后渐变为楷书、行书和草书,替代了篆书对于书法传承的发展,自晋至唐宋元明,基本上都以二王为范,篆书罕有涉猎。篆书远离世俗人情,仅仅限于某些碑额以及墓志铭使用,以示庄重,大多需要以行草来表现真实的胸臆。从汉字结体构成来说,篆书本身比较繁复,而行草已经符号化,以抽象而具有动感的线条来表现情感心性,存在多种风格交融发展的可能性,在表现风格上有千变万化的不同形态,只要是行草书,不论是何种风格,只要吸收应用恰当,大多可以实现水乳交融。但篆书相对来说,自由性要小的多。同样是金文,前后时期大有不同。西周前期古拙茂朴,不太规整,西周中期排列渐趋整齐,已有装饰化倾向。就整个篆书体系来讲,不同系列间的篆书仍然有风格兼容的要求,在形貌上不能有大的冲撞,究其原因是其风格塑造的高难度。

其四,社会环境影响。在整个社会走向市场化的今天,电脑冲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书法总体而言,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更不用说篆书了。面对这样的修养要求,需要时间和精力来磨练的书体来讲,自然企及者甚少。每一种书体都有相应的时代特征,篆书已是远古的足音,今人想要超越前贤很难。清代篆书昌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整个社会金石考据之风的盛行。相对应的,当代篆书所缺少的正是这样社会氛围,篆书成为极少数人的追求;客观来讲,也只是一种回归,并不能说是发展,超越。实际上,不但以篆作隶,或以篆作楷,都不失为高古的回归。傅山说:“不习篆隶,纵然写到最妙处,也只是俗格。”有一点要说明,如果将写字当成爱好,或者说仅仅追求字写得美观流利一些,不习篆书,情有可原,如果是书法锤炼,则篆书必涉,而且还要花大力气。篆书创作虽然难以超越前贤,但对于学书者来说,高古、沉雄、圆润,力彻的“篆意”应该是既定的追求目标。篆书笔法虽简约,作为书体之祖,这一书法文化的根脉,应该受到重视,继承和发展。
长安书坛,自古至今都是名家辈出,远的不说,现代的于右任,当代的舒同等大师级的书法家名扬全国,而以大篆享誉当今书坛的刘自椟先生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草。大篆书法根植体现正统的传统,周秦规之,甲古、金文、石鼓文、小篆,而大篆最具艺术美感。其用铁线拙墨融合生化的俊雅、厚重、沉雄之美来显示印证其书法鼻祖霸气。使人由此喟叹:美是感官与内心的联动醒觉与圣悦。
因而从意境显现的精神指向上看,大篆艺术集中体现着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中和之美,虚怀若谷、韬光养晦、宁静致远的文化气息,融汇弥合于纸墨之中。实有寓精神于法度之内,恃学识于笔情之外的真知灼感。到头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认识高度的返朴归真,是其之所以艺术生命的延续所在。
当今,会写些秀字的书法家如过江之鲫,临几笔篆字称家者也多不胜举,而把篆书作为事业与生命加以系统精研、探求者,继刘自犊先生之后,窦德盛确属一人。于是,有人题赞:金石不随波,松柏知岁寒。我却撰联送他:“俗市易挤,大道人稀。”是曰其早已不在书写的层面了。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凡是美的东西一定会成为整个人类的共识;我们已可喜地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标和比赛项目图标均采用了中华古老文化篆书的艺术,使之古为今用,大放异彩;不但受到国人,而且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好评。看来古老的大篆艺术并不过时,而是具有巨大的能量和潜力,就在于如何挖掘和利用,我们肩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
讀書的經驗因人而異,介紹公認的「必讀書」是很難的。從張之洞的《書目答問》,到一九二○年代胡適和梁啟超開列的「國學書目」,都曾熱鬧過一時,但在專門研究國學圈外究竟有多少影響卻不容易估計;即使在專門圈內,其效果也難說得很。所以一九二五年魯迅答《京報副刊》關於「青年必讀書」的問卷,便諷刺地說:「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我並不想學魯迅的筆調,不過對他的窘困卻是同情的。
現在只說我個人的經驗。我對於歷史、文化、思想之類的知識發生了追求的興趣,大概是一九四七至四八年間的事。當時閱讀的 圍很廣,但
都是淺嘗即止。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我在一九五二年從香港新亞書院文史 系畢業還沒有大變化。每一個人都受時代的影響。在我成長的歲月中,中
國文化思想正處於最衝突、也最混亂的
顟B。所以中國傳統的、西方自由主義的和馬克思派的書刊我大致都接觸過。《圍城》小說中的方鴻漸,讀書「興趣很廣,心得全無」,大概也是我早年的寫照。現在回想起來,唯一可報告的是我是帶著許多困惑和問題去泛觀群書的。而這些困惑和問題則都起於我必須解答關於自己的價值抉擇和人生取向我不願意為當時混亂的思潮所淹沒,總想找到一條可以心安理得的道路,使自己可以清醒地走下去。這點想法是我們當時東摸西看的主要動力。但是在閱讀過程中,並沒有某一部或幾部書對我起過「頓悟」的作用,也沒一位或幾位古今中外的大師使我崇拜到五體投地的境界。在讀書世界中,我是一個「多神論者」,我觀賞許多名著,也佩服許多傑出的大師,從不敢存一絲狂妄的念
頭。然而我要追尋的畢竟是自己的精神歸宿,這不是任何別人能給我的,無論他是多麼偉大。所以我的經驗可以用杜甫「轉益多師」這半句詩作為總結。不過讀書必須取法乎上,在任何一門學問中都要選取第一流的著作
。青年人的興趣各有不同,只能各就所需,向識途徑者請教。這在今天並不是難事。
上面的說明雖是我的早年經歷,其實大體上也通用於中年以後進入專門研究領域的階段,不過有「多惑」與「少惑」之別而已。總之,我一生
讀書只不過是一個多方面摸索的過程,「困知」、「日知」的感受很深, 大徹大悟的境界則從未到達過這也許是學術研究不同於宗教信仰的緣故
,始終支持著這個摸索過程的動力則是一種與日俱增的求知樂趣。
最後,我也願意介紹一部書,但不是我早年所讀的名著,而是在偶然讀到的新作。西元兩千年美國出版了歐洲文化史大師巴森的《從黎明到衰
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中文版貓頭鷹發行),寫的是五百年來
西方文化生活的演變史。這不是一部普通的史書,更不是教科書,而是一位九十三歲高齡的博雅老人一生讀書和反思的最後結晶,他面對著西方文化價值受到全面質疑的今天,提出了他個人的觀察。我不可能在這裡介紹這部八百頁的大書,有興趣的讀者必須自己去發掘它豐富的內容。此書深入淺出,大可雅俗共賞。後現代派的讀者也許會覺得其中某些論點不甚相契,但這是不相干的。我推薦它是因為它可以讓我們窺測西方人文修養深厚的學人究竟是像什麼樣子。此書出版是當年美國文化界一件大事,報章和電視都有評論和訪問。中國人如果真要想重振「人文精神」,這是一塊大可借鑑的他山之石。順便介紹一下巴森,他出生在法國,十三歲移民美國,一直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史學教授和文科領袖,但已退休二十多年了。
這部令人百讀不厭的《從黎明到衰頹》,現在有中譯本了,這是使我十分興奮的事。這部中譯本完全對得起原著。我抽閱了譯本的有些篇章,並與原書比勘之後,我發現譯者的巧筆很能盡原文的曲折。這是一部很難譯的書,因為其中充滿著西方文化史上各方面的專門名詞和典故。但譯者都能反覆推敲,最後以流暢的文字表達出來。讀了這部譯本,不懂英文的人也可以對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演變,獲得一種有深度的認識。
背熟这些你就无需再用鼠标了
Ctrl+S
保存
Ctrl+W 关闭程序
Ctrl+N 新建
Ctrl+O 打开
Ctrl+Z 撤销
Ctrl+F 查找
Ctrl+X 剪切
Ctrl+C 复制
Ctrl+V 粘贴
Ctrl+A 全选
Ctrl+[ 缩小文字
Ctrl+] 放大文字
Ctrl+B
粗体
Ctrl+I 斜体
Ctrl+U 下划线
Ctrl+Shift 输入法切换
Ctrl+空格 中英文切换
Ctrl+回车 QQ号中发送信息
Ctrl+Home 光标快速移到文件头
Ctrl+End 光标快速移到文件尾
Ctrl+Esc 显示开始菜单
Ctrl+Shift+< 快速缩小文字
Ctrl+Shift+> 快速放大文字
Ctrl+F5 在IE中强行刷新
Ctrl+拖动文件 复制文件
Ctrl+Backspace 启动关闭输入法
拖动文件时按住Ctrl+Shift 创建快捷方式
Alt+空格+C 关闭窗口
Alt+空格+N 最小化当前窗口
Alt+空格+R 恢复最小化窗口
Alt+空格+X 最大化当前窗口
Alt+空格+M 移动窗口
Alt+空格+S 改变窗口大小
Alt+Tab 两个程序交换
Alt+255 QQ号中输入无名人
Alt+F 打开文件菜单
Alt+V 打开视图菜单
Alt+E 打开编辑菜单
Alt+I 打开插入菜单
Alt+O 打开格式菜单
Alt+T 打开工具菜单
Alt+A 打开表格菜单
Alt+W 打开窗口菜单
Alt+H 打开帮助菜单
Alt+回车 查看文件属性
Alt+双击文件 查看文件属性
Alt+X 关闭C语言
Shift快捷键
Shift+空格 半全角切换
Shift + Delete 永久删除所选项,而不将它放到“回收站”中。
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 复制所选项。
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 + SHIFT
创建所选项目的快捷键。
WORD全套快捷键小技巧
CTRL+O 打开
CTRL+P 打印
CTRL+A 全选
CTRL+[/] 对文字进行大小设置(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D 字体设置(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G/H 查找/替换;
CTRL+N 全文删除;
CTRL+M 左边距(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U 绘制下划线(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B 加粗文字(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I 倾斜文字(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Q 两边对齐(无首行缩进),(在选中目标情况下)或将光标放置目标文字的段尾,亦可操作
CTRL+J 两端对齐(操作同上)
CTRL+E 居中(操作同上)
CTRL+R 右对齐(操作同上)
CTRL+K 插入超链接
CTRL+T/Y 可进行首行缩进(将光标移到需做此操作的段尾,或将此段选中进行操作
Ctrl+A(或Ctrl+小键盘上数字5):选中全文。
Ctrl+B:给选中的文字加粗(再按一次,取消加粗)。
Ctrl+C:将选中的文字复制到剪贴板中。
Ctrl+D:打开“字体”对话框,快速完成字体的各种设置。
Ctrl+E:使光标所在行的文本居中。
Ctrl+F:打开“查找与替换”对话框,并定位在“查找”标签上。
Ctrl+G:打开“查找与替换”对话框,并定位在“定位”标签上。
Ctrl+H:打开“查找与替换”对话框,并定位在“替换”标签上。
Ctrl+I:使选中的文字倾斜(再按一次,取消倾斜)。
Ctrl+K: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框。
Ctrl+Shift+L:给光标所在行的文本加上“项目符号”。
Ctrl+M:同时增加首行和悬挂缩进。
Ctrl+Shift+M:同时减少首行和悬挂缩进。
Ctrl+N:新建一个空文档。
Ctrl+O(或Ctrl+F12):打开“打开”对话框。
Ctrl+P(或Ctrl+Shift+F12):打开“打印”对话框。
Ctrl+R:使光标所在行的文本右对齐。
Ctrl+S:为新文档打开“另保存为”对话框,或对当前文档进行保存。
Ctrl+T:增加首行缩进。
Ctrl+Shift+T:减少首行缩进。
Ctrl+U:给选中的文字加上下划线(再按一次,去年下划线)。
Ctrl+V:将剪贴板中的文本或图片粘贴到光标处。若剪贴板中有多个内容,则将 最后一条内容粘贴到光标处。
Ctrl+X:将选中的文字剪切到剪贴板中。
Ctrl+Z:撤销刚才进行的操作(可以多次使用)。
Ctrl+0:将选中的文本每段前增加12磅的间距。
Ctrl+1:若选中的文本行距不是“单倍行距”,则将其快速设置为“单倍行距”。
Ctrl+2:将选中的文本行距设置为“两倍行距”。
Ctrl+5:将选中的文本行距设置为“1.5倍行距”。
Ctrl+F2:快速执行“打印预览”功能。
Ctrl+F4:关闭当前文档。
Ctrl+F5:使窗口还原到最大化之前的状态。
Ctrl+Shift+F5:打开“书签”对话框。
Ctrl+Shift+F8:激活列选择功能,即通常所说的选择竖块文本(再按一次或按ESC键,取消该功能)。
Ctrl+F9:在光标处插入一域记号“{}”(注意:直接输入的一对大括号不能作为域记号)。
Ctrl+F5:使窗口还原到最大化之前的状态(再按一次,就会使窗口再次最大化)。
Ctrl+Deltet:删除光标后面的一个英文单词或一个中文词语(可反复使用)。
Ctrl+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一个英文单词或一个中文词语(可反复使用)。
Ctrl+Enter:将光标后面的内容快速移到下一页。
Ctrl+End:快速将光标移到文末。
Ctrl+Home(或Ctrl+Page Up):快速将光标移到文首。
Ctrl+Insert+Insert(即按两下Insert键):快速打开或更改“任务窗格”到“剪贴板”状态。
Ctrl+~:打开中文输入法的“在线造词”功能。
Ctrl++:快速切换到下标输入状态(再按一次恢复到正常状态)。
Ctrl+Shift++:快速切换到上标输入状态(再按一次恢复到正常状态)。
Ctrl+→:按英文单词或中文词语的间隔向后移动光标。
Ctrl+←:按英文单词或中文词语的间隔向前移动光标。
Ctrl+J:文本两端对齐
Ctrl+L:文本左对齐
Ctrl+Q:段落重置
Ctrl+W:关闭当前文档
Ctrl+Y:重复上一操作(部分操作不适用-
winkey+d
:
这是高手最常用的第一快捷组合键。这个快捷键组合可以将桌面上的所有窗口瞬间最小化,无论是聊天的窗口还是游戏的窗口……只要再次按下这个组合键,刚才的所有窗口都回来了,而且激活的也正是你最小化之前在使用的窗口!
这个就是winkey
winkey+f :
不用再去移动鼠标点“开始→搜索→文件和文件夹”了,在任何状态下,只要一按winkey+f就会弹出搜索窗口。
winkey+r :
在我们的文章中,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操作提示:“点击‘开始→运行’,打开‘运行’对话框……”。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按winkey
+ r!
alt + tab :
如果打开的窗口太多,这个组合键就非常有用了,它可以在一个窗口中显示当前打开的所有窗口的名称和图标●,选中自己希望要打开的窗口,松开这个组合键就可以了。而alt+tab+shift键则可以反向显示当前打开的窗口。
winkey+e :
当你需要打开资源管理器找文件的时候,这个快捷键会让你感觉非常“爽”!再也不用腾出一只手去摸鼠标了!
小提示:
winkey指的是键盘上刻有windows徽标的键●。winkey主要出现在104键和107键的键盘中。104键盘又称win95键盘,这种键盘在原来101键盘的左右两边、ctrl和alt键之间增加了两个windwos键和一个属性关联键。107键盘又称为win98键盘,比104键多了睡眠、唤醒、开机等电源管理键,这3个键大部分位于键盘的右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