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之宫是卢浮

(2014-11-24 08:47:26)
标签:

法国

卢浮宫

历史

旅游

 http://s13/bmiddle/60cfa510h8cc559c17d3c&690

卢浮宫在法兰西众多的王宫中也许算不上出类拔萃,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枫丹白露宫的典雅逸然,都是无与伦比的。但从艺术品收藏来看,满腹珠玑的卢浮宫显然有资格傲视这个世界。

参观卢浮宫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我们满怀期待地到达了大门口,却被告知因职员罢工闭馆了,只能第二天再来。即使进入了卢浮宫,也不能保证看到你最心仪的藏品。这里的藏品实在太多了,初步的统计是四十多万件。全部展出完全不可能,只能挑选部分轮流展出。大多藏品养在深闺不肯轻易示人。卢浮宫里设有古希腊古罗马馆、古埃及馆、东方馆,还有绘画、雕塑和珍宝馆。这几个展馆也不是每天开放,而是采取了轮流休馆调整的制度。你能看到什么展品,这得随缘而定。

古朴庄重的宫殿前,突然冒出一座闪光的玻璃金字塔,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应邀奉献出这一作品时,不啻引发了一场地震。在艺术欣赏上以挑剔出名的巴黎人无法接受这一突兀的飞来峰,尤其是在艺术圣殿卢浮宫中。然而时间可以酝酿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玻璃金字塔早就与卢浮宫悄然融为一体。走进金字塔,发现这是一处四通八达的地下工程,卢浮宫的各处展厅与金字塔之间有着顺畅的通道。这个工程既保证了参观人群的有序分流,又可减少宫内原先的通道从而增加展览面积。金字塔工程不仅有着极强的实用性,更以玻璃这一现代材料赋予古老宫殿艺术之树常青的活力。

欣赏卢浮宫所有的艺术品,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肯定无法实现。步履匆匆显然不是欣赏艺术应有的步姿,问题是在卢浮宫几乎所有的人无法放慢速度。一天的时间,在目迷五彩的展品前是无法从容分配的。参观的人失去了自由被裹挟着前行,既难以加快步伐超越别人,也不能在自己喜欢的作品前伫立仔细观赏。原本宽敞空旷的宫殿,因居住者由尊贵的孤家寡人被难以计数的珍宝替代而变得逼仄局促无比。

行色匆匆间会有不断的惊喜,那是蓦然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作品。

作品能在卢浮宫占有一席之地,是许多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荣耀。拥有拉斐尔的画作,则是卢浮宫的骄傲。拉斐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圣,一幅《花园中的圣母》足以证明他在宗教绘画中无与伦比的地位。米开朗琪罗的绘画同样令人高山仰止,雕塑更是达到了艺术的最顶峰。他的经典之作《大卫》留在了佛罗伦萨,卢浮宫则拥有强健而挣扎中的《奴隶》。被束缚的奴隶静默着,却蕴藏着火山爆发前的可怕能量。奥斯曼帝国留在卢浮宫深孚众望的珍宝,显然是那只孔雀瓷盘,薰衣草的蓝和玫瑰的红闪烁着高贵迷人的光泽。公元前二三千年是埃及的古王国时代,《盘腿而坐的书吏》距离我们有点邈远。坐像腿上铺着一张古老的莎草纸却无有笔杆,古老的埃及蕴藏了太多的不解之谜。古埃及馆中还有一座人面狮身像,斯芬克斯之谜与令人惊悚的木乃伊同样不可思议。汉谟拉比法典凝固在一根玄武岩柱上,跨越四千年历史的古老遗痕,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黑色的石柱最适合镌刻庄严的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成文的典律。面对神秘深奥的八千多个楔形文字,不禁对早已逝去的古巴比伦肃然起敬。

卢浮宫中法国艺术家群星璀璨,这不仅是地利因素,与这个国家对缪斯女神极度的崇拜也不无关系。米勒是法兰西重要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以明亮鲜艳的暖黄色调描绘出了一幅《拾穗》,画面安详静谧平和沉稳。德拉克洛瓦的画作则扬溢着浪漫主义情调,《自由引导人民》表现的是法兰西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七月革命。在激烈的战场上女神袒胸露臂,戴着那个时代象征自由的弗里吉亚软帽,一手执长枪一手高擎三色旗。题材似乎限制不了浪漫主义的自如挥洒,色彩对比强烈运笔奔放潇洒的画面上,荡漾着一股不可名状的缥缈之韵。在德拉克洛瓦的画笔下,战争的阴晦黝黑之气一扫而去,如此强烈明快的渲染让人过目不忘。拿破仑加冕的宏大场面,被大卫艺术地凝固在大幅油画中。《拿破仑一世和约瑟芬皇后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中被加冕》耗费了画家两年的心血,如今在卢浮宫中永恒了。

虽有惊鸿一瞥的惊喜,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暴殄天物,这让人惋惜不已。有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面对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有些眼花缭乱手足无措。在艺术欣赏上的浅薄,造成了与很多世界顶级作品擦肩而过的遗憾。这固然与人满为患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一名裸女与几个衣冠楚楚的绅士闲坐在草地上,在众多的画作中显得有些另类,我只投去一瞥不经意的目光。后来得知竟然是马奈的成名作,与著名的《草地上的午餐》相逢而不相识,可惜我没有走回头路的机会了。法兰西画坛印象派象征派野兽派立体派的滥觞之地,竟然都可以追溯到马奈特立独行的孤傲身影。在离经叛道的马奈饱受学院派质疑的时候,左拉却预言他“注定要在卢浮宫占有一席地位”。让人追悔莫及的是,我与之在卢浮宫只有瞬间的一瞥之缘。

当然我还没有无知到不识《蒙娜丽莎》的地步,在画前尽管拥挤异常还是努力停留下来。她有超常的特殊待遇,被安置在一个玻璃罩中,这大概与早先被一个意大利人将她偷回国有关。这是卢浮宫的镇馆三宝之一,达芬奇创造出了一抹永恒的微笑。一位佛罗伦萨的少妇,就这样以矜持典雅的微笑倾倒了全世界。《蒙娜丽莎》面前永远熙熙攘攘,相机手机拍个不停。而《蒙娜丽莎》不卑不亢不烦不燥,微笑依然内敛含蓄隽永神秘。

卢浮宫的另外二宝是《维纳斯》与《胜利女神》。《维纳斯》见证着古希腊文明曾经的辉煌,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在地下沉睡千百年后重新面世。很难相信坚硬冰冷的大理石,竟然可以雕琢出如此曼妙的胴体。正在下滑的衣裙恰到好处地滞留在腰部,这也是两块石料的衔接处,巧妙得天衣无缝难以觉察。祼露的冷艳上体,圣洁得令人不敢存有一丝亵渎的邪念。玉臂虽已断,残缺亦是美。残酷的断臂,在维纳斯身上竟优雅成为一种永恒的经典。多少好事者费尽心机企图为之续臂,事实证明所有的努力只能是狗尾续貂式的徒劳。

《胜利女神》同样来自古希腊,一个曾经拥有灿烂无比的古文明。这是一处楼梯的平台,有着相对宽松的空间。女神站立在船头,雕塑足有三米多高,胜利值得人们抬头仰望。女神不仅与维纳斯一样断了臂,而且断了头。虽然失去了拥抱胜利的双臂,没有了应该高昂的头颅,却丝毫也不妨碍我们感受胜利的狂喜。挺拔前倾的身子,飞扬飘舞的衣袂,胜利如海风如潮水弥漫了一切。

恋恋不舍地步出艺术之宫,暮色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登场了。熙攘喧嚣了一整天,泛着夕阳余晖的玻璃金字塔终于吐出了最后的游客。静谧悄悄酝酿,艳丽的夜灯还未睁开媚眼。

波光粼粼的塞纳河畔,右岸。卢浮宫在朦胧中长舒了一口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巴黎铁塔轶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