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在张家界

标签:
湖南张家界旅游 |
在张家界旅游最容易感觉疲劳,一种让人惊喜连连目不暇接的审美疲劳。
张家界,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地名。据说这个地名与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子房先生有关。他帮助刘邦打下大汉天下后,这位第一功臣选择了急流勇退,张良隐居的地方被后人称为张家界。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张家界已经成为顶级的旅游胜地。
在我们人类诞生以前,张家界早就美轮美奂了。大自然精心创造了一个迷宫般的奇迹,然后孤芳自赏地严密呵护着,从不轻易示人。所以世人认识张家界的时间很短,一直以来她就默默地与土家人和谐共处相依为命。我们今天能尽情地欣赏张家界的惊世之美,得感谢吴冠中先生。
吴冠中是位美术大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应邀在长沙创作大型油画。画毕,省领导为表谢意专门派了一辆车子,让其在湖南各地随意走动采风。当吴冠中无意间撞入张家界时,惊鸿一瞥的瞬间被这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惊呆了。兴奋的他硬挤在伐木工人的工棚里,说什么也不愿离开了。在渺无人烟的山水间徘徊徜徉,每天带上画夹子写生,抬出工棚里沉重的擀面板挥毫作画。吴冠中不仅擅长丹青,其散文也自成一格。1980年元旦《湖南日报》发表了吴冠中《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一文,在审美问题上人们是不会怀疑美术家眼光的。养在深闺的一方山水终于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张家界从此惊艳四方。如今吴冠中先生已永驻张家界了,青山绿水怀抱着这位大师的铜像。
张家界成了国内的旅游热点,也吸引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而韩国人尤其钟情于此,在这里有直飞韩国的航班,韩币可直接使用,大多导游都会几句韩语。张家界的风光还吸引了著名电影导演卡梅隆的目光,当我们在电影《阿凡达》精美绝伦的画面中发现张家界隐隐约约的影子时,就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了。
千峰挺立任意恣肆的张家界总能让人惊叹,山怎么能长成这般奇特这般突兀这般不可思议?铮铮铁骨卓傲不群的峰林,就是如此特立独行地隐匿在大山丛中。武陵山脉在地壳运动的漫漫岁月中,不停地隆升着凹陷着扭曲着撕裂着,风雨雷电也悄悄地雕琢着改变着坚强的山体。张家界在平庸的崇山峻岭中脱颖而出,它借助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力量,成了大自然最宠爱的宁馨儿。迷醉在仙境般的石英砂岩峰林间,这是我们的幸运。倘若再过千万年,那时的张家界又会是怎样一副容貌,谁人说得清呢。
面对着御笔峰,仅仅用惊叹来表达惊喜的心情是不够的。这哪是山峰,分明就是雕塑就是盆景就是国画就是一首诗词。可真要与御笔峰相比,雕塑还是少了几分天趣,小巧玲珑的盆景难免有点小家子气,国画因缺乏立体感而略显平淡,就连一向天马行空想象力最丰富的诗词也苍白无力了。这是张家界标志性的景点,在它的前面总是挤满了抢着与之合影的人群。
金鞭溪是山水结合的典范。溪不大也不长,却是长年不涸充满活力。淙淙的曲水绕着山峦不离不弃,溪水清洌鱼翔浅底,山峰的倒影在流水中微微颤动着。不时有几片黄叶模仿着快乐的小舟在溪上漂流,你会感觉到这片山水顽强的生命力。溪边有一山峰名文星岩,酷似大文豪鲁迅,硬发和胡子都彰显着先生的顽强韧性。山峦长成了一支三四百米高的金鞭,足以说明了它的形态是何等的苗条何等的不同凡响。我在山脚下抬头仰望顶峰,正好见到鹰击长空。霎时想起当年摄影大师陈复礼,也是在此按下快门,恰好有一只飞鹰闯入镜头。一张精品在偶然间诞生了,却也是大师等待多日的意外收获。
天子山是一定要去的,这是张家界的重要景点,其最精彩之处可以在无限遐想中眺望四周。仙女献花、石船出海、南天门、点将台、鳄鱼驮金龟、问天台、卧龙岭……一座座造型精致的秀峰寄托着人们的奇崛幻想,每个人在这里都会有属于自己天马行空式的神话。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神来之笔不停地点缀着天子山一年四季轮换不息的精彩。
我上黄石寨的时候,正是大雾弥漫。所有的一切都被笼罩在朦朦胧胧中,连太阳也润滑成了一团微黄的气团。潮湿的空气在山顶间随意流淌,一片片树叶开始滴下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游人的衣服不再飘逸而变得凝重起来。所有的人都在雾霭中游弋摸索,黄石寨呈现出了极其深邃神秘的一面。雾气终于被风吹散了,太阳感激地挥洒出万道金光。隐匿已久的天书宝匣、飞云洞、雾海金龟、南天一柱、摘星台、天桥遗墩,又陆陆续续露出庐山真面目。鹤发童颜的仙道,可曾云游至此?
十里画廊是一条风景带的雅号,一路漫步一路欣赏美景是极惬意的享受。寿星迎宾、夫妻抱子、仙女拜观音、三姐妹峰等经导游的介绍后也惟妙惟肖起来。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采药老人,肩背一只背篓,背篓中还依稀可见几枝草药。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介绍,让自己的想象力在这片山水画廊间自由发散,何尝不是件趣事。坐小火车游览也是一种选择,可以少费力气让两边的山峰扑面而来。但毕竟少了几许想象的空间时间,不如自由散漫地徜徉其间,让思绪陶醉在山水画卷中。
桥面宽两米,厚四米,长二十多米,净高四百多米。这些数据对于一座桥梁来说也许是普通的,可对于袁家界的石桥来说,这组数据就意义非凡了,因为这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天然石桥,号称天下第一桥。站在石桥上探身俯视,不免心中一阵阵发虚双腿有点麻软,如有恐高症过桥则是件难事。对着空旷的山峡痛快淋漓地大吼几声,回声被传出很远很远,世俗的凡人仿佛也旷古高远了。群峰耸立在脚下,乱云在山谷间翻滚,一阵阵凉风直扑面颊,顿时有了凌空御风飘飘欲仙之感。
张家界不仅有奇山秀水,这里的溶洞景色也是一绝。喀斯特地貌是山与水长期配合共同创作的杰作,隐匿了太多的不为人知的秘密。黄龙洞里的石笋和钟乳石遍布各个角落,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绚丽的色彩。溶洞内还有暗河,静下心来可以听到潺潺水声,仿佛置身于龙宫一般。黄龙洞最珍贵的石笋取名定海神针,秀长细腻的身材亭亭玉立。定海神针高度近二十米,粗的地方有三十多厘米,中间细小处只有十来厘米,好担心不小心会折断。石笋通体晶莹剔透,仿佛涂了一层光滑的彩釉。石笋还在以不易觉察的速度缓慢生长,再长五六米就可以顶天立地成为一根石柱了,但还需要大约六万年的漫长时间。这般精巧硕长的石笋极为罕见,风景管理区故为其投保一亿元。当然有其炒作成分,但定海神针确实值得好好保护。
好山好水必有极好的动植物资源,这似乎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张家界的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是专家学者心目中的圣地。在珍贵植物的名单里,其中就有一级保护植物珙桐。珙桐俗称鸽子花,花朵硕大呈纯白色。开花时如一只只鸽子栖息于枝头,异常美丽夺目。珙桐是古老的树种,极为稀少珍贵。早年被西方探险家引入欧洲,曾引起疯狂般的追捧。张家界还有金钱豹、云豹等动物,以前还曾有华南虎出没的踪迹。现在景区不时可见飞禽走兽掠过,在金鞭溪我们还见到一群猕猴大胆地向游人乞食的有趣场景。
这里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绝大多数人是土家族,其他还有白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瑶族、彝族、满族、侗族、高山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土族、布朗族、水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这也是张家界的一个诱人之处,其中土家族的哭嫁和赶尸最有特色。女儿出嫁前声情并茂的哭词声腔,演绎着湘西民间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哭嫁少则十来天,多则长达一两个月。而匪夷所思的赶尸传说充满了神秘惊悚的色彩,显示了大山深处少数民族生活状态的封闭与艰辛。真得感谢这些少数民族兄弟,是他们世世代代过着清苦的日子,却为这个星球保护下了如此美丽的好山好水,这也是让我们钟情于张家界的原因之一。
张家界有林林总总三千多座山峰,任何一座山峰放在其他地方都能成为一个上好的景点,只要建起围墙就能卖门票创收了。在张家界旅游其实完全可以信马由缰,不必刻板地预先设定路线。因为你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失望,即便走错了路也会收获一片意想不到的惊喜。这里有太多的奇峰异峦了,每一处都有新的不同感受。一开始游客们肯定惊叹不断,可看得多了就见怪不怪了,到最后甚至有点麻木不仁。最坚强的神经也经不起反复不断的强烈刺激,审美疲劳终究会发生的,这不能责怪游人。
张家界之旅是奢华的,奢华的享受也带来了审美的疲劳。但我心甘情愿地疲劳在张家界,所以第二次又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