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垭口的遥望

(2011-10-10 08:21:44)
标签:

青藏高原

垭口

摄影

旅游

在青藏高原我们经过了很多个垭口,这是我们遥望这片充满史诗般浩然之气雪域极地的绝佳观景台。
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种地貌。在古老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青藏高原横空出世了,数不清的高山组成了它坚强的骨骼。高耸入云的大山成了人们出行路上最大的障碍,但藏民们总是能在其间开凿出盘旋曲折的道路,险峰间的山口就被称为垭口。垭口一般都很高,但不会在大山的最高峰,顶峰是留给勇敢的登山者攀登的。而普通人在不得不翻越高山时,就会喘着粗气经过这些垭口。
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在经过垭口时汽车和行人都会停下。一为休息,二是观赏。在垭口举目四望,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万物都恭敬地匍匐在你的脚下,连白云也低垂得仿佛可随手触摸。被生活所累的芸芸众生,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扬眉吐气。当然,你完全可以大吼几声,然后仰面大笑释放自己,悄然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一身轻松的你,现在可以静下心来仔细俯视这个不一样的世界了。没有大树,甚至连一棵小树也没有。只有漫无边际的青草,在默默无闻中彰显着高原顽强的生命力。几朵摇曳在清风中的小花,让嶙峋冷峻的高山不再那么令人心存惊恐。半山腰上有一群流动着的牦牛,它们不时地挣脱白云的包裹,把田园牧歌的闲适点缀在悄无声息的时空里。一只鹰优雅地从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把我们的目光一直牵向了遥远空旷的地平线。
垭口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却挂满了漫天飞舞五彩缤纷的风马旗,这让寂寥的垭口充溢着生气。当汽车盘旋在曲折的山道上,有时一抬头就看到了向你热情招手的风马旗,可以让沉闷冗长的旅途增添几分期待。有些藏民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几千米高的垭口了,冷了有大衣租给你,牦牛可以与游客合影,还有为数不多的纪念品任人选择。
坐落在青海湖畔的日月山是青藏高原的门户,我们在这个垭口可以把思古之幽情绪发散到遥远的盛唐时期。文成公主在这里一定伫足良久,回望早已不见踪影但在心中挥之不去的长安。在日月山上她告别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告别了温暖熟悉的黄土高原,告别了已传承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她将走进一个完全陌生却要终其一生的吐番王国,走进神秘莫测的青藏高原,走进强悍粗犷的游牧文明,也走进了一段传颂千古的传奇。垭口上她那毅然转身而去的背影,被深深地镌刻在日月山上,镌刻在浩瀚的中华历史中。
滚滚而来的拉萨河水,把我们引到了米拉山垭口。山下这时正是夏天,但垭口的温度很低风很大,并飘起了几朵晶莹的雪花。尽管我们有所准备带了外套,但这种准备显然是不充分的,每个人都被冻得格格发抖。米拉山海拔5013米,这个高度在西藏是极其平常的。米拉山的重要性在于地理学上的分界意义,历来为地理学家所重视。这里是墨竹工卡县和工布江达县的界山,同时还是拉萨河尼洋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更为重要的是,米拉山处在拉萨和林芝之间,成了寒冷干燥内陆性气候和温暖潮湿海洋性气候的分野处。站在这个垭口上,真不敢相信那些时隐时现的潺潺细流,竟会聚集成两条绵延的河流,最后殊途同归加入进了雅鲁藏布江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之中。
我们在岗巴拉山垭口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因为这里有青藏高原的宁馨儿——羊卓雍错。近在咫尺的惊鸿一瞥,让我们在此的遥望变得诗意起来。所有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高声,生怕惊扰了这圣洁的境界。宝石蓝的湖水散发出高贵深邃的幽光,只有相机的快门大胆地发出咔嚓咔嚓的欢快声响。一位上海的游客忘记了拿相机,为了不留遗憾喘着粗气跑来跑去忙个不停。他忘了这是将近五千米的海拔,高原反应很快盯上了他。可他一边呕吐一边拍照,不愿错过这美轮美奂的瞬间。
5190米的那根拉山让我们很期待,在这个垭口上可以遥望向往已久的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是西藏著名的神山,而那根拉有幸也属于这个山系。我们下了车挤在垭口急切地向着纳木错的方向遥望。天是蓝的,太阳发出激情四溢的光芒,这是个观察纳木错的好天气。可惜云雾太浓了,湛蓝的湖水几乎全被覆盖了,只是偶尔间在缝隙里透露出缕缕蓝光。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冰肌玉骨,忠诚地守护着滋润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没能在垭口上窥得纳木错的全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可一览无余过早泄露天机的美,是否也少了一分神秘感和吸引力呢?于是,我们不在垭口上作过多的停留,迫不及待地向着期待已久的圣湖进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