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仰视你,青藏高原

(2011-10-17 08:26:55)
标签:

青藏高原

旅游

摄影

http://s16/middle/597f8c4ega917bd216d5f&690

             仰视你,青藏高原

离世界最远,离天堂最近,这是灵魂的故乡,精神的家园。每走一步都有新的惊奇,当然你得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这是令所有地球人都肃然起敬的地方,它的名字叫青藏高原。

对于青藏高原,我始终怀有敬畏之意。从小就零零星星陆陆续续地接收到有关青藏高原信息的碎片: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布达拉宫、哈达、青稞酒、牦牛、藏红花,还有才旦卓玛高亢悠扬的歌声。经常暗自仰望着想像中的人间圣地,心想总有一天我会去的。

现在我们站在了日月山上,这是青藏高原气势非凡的东大门。文成公主就是从这扇大门进入原始荒蛮之地,书写了一段传奇历史。日月山至今仍在守望着,文成公主回首长安抛镜化山已成千年佳话。在山顶不仅可以远眺青海湖,还能看到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比肩相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此交接,这是一条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重要分水岭。告别了黄土高原的小麦和高粱,青藏高原用蓝天白云碧水绿草展示它独特的原始魅力。高原明珠青海湖波光粼粼,湖畔油菜花灿烂得毫无顾忌,紫红色的薰衣草艺术地点缀其间。辽阔粗犷的大草原,不经意间露出嫣然一笑。

透过空中客车小小的舷窗,可以从容鸟瞰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青藏高原。飞机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青藏高原在我们的视线中失却了应有的昂然高峻,却依然广袤无垠,这是占了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苍茫大地。昆仑山逶迤如腾细浪,唐古拉磅礴似走泥丸。冷峻的雪山在夏日阳光下发出幽蓝的寒光,飞机仿佛航行在茫茫大海,我们从空中向拉萨进发了。

其实,我们真的飞行在曾经的大海上空。古特提斯海,这是一个非常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它与古地中海碧波相连。三千万年前,一场伟大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悄悄在貌似平静的海底酝酿着。地球演变的历史舞台上,这时还来不及出现人类远祖的身影,谁都无缘目睹这一惊世奇观。印巴大陆和欧亚大陆互相较着劲,两大板块推搡着,挤压着。终于有一天,平衡被打破了,互不相让的两大板块顶牛似地从海底崛起,珠穆朗玛峰探出了水淋淋的头颅。海水消退了,鱼虾失踪了,沧海变桑田了。曾是古海洋一霸的三叶虫和海百合,随着喜马拉雅山的不断上升永恒成化石,记录着那场地动山摇的海底革命。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就这样横空出世了,直到今天革命步伐仍不停歇,还在继续向高空成长着。

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如雷贯耳的名字,豪气冲天的身影,自北而南横亘青藏高原。造物主还有更惊人的大手笔,全世界八千米以上的11座山峰,竟然齐刷刷地全部集中在这里,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壮观。我们曾在念青唐古拉山垭口停下汽车,为的是与它合影留念。火车快速经过唐古拉山,虽然隔着厚厚的玻璃窗,我还是抢拍下了它那模糊而伟岸的身影。星明月皓,深沉的夜色统治了沉寂的青藏高原,火车正在穿越长长的昆仑山隧道,在它宽厚的怀抱里,我尊敬地注视着脑海中的巍巍昆仑。在纳木错湖畔,风尘仆仆的藏民面对念青唐古拉山雪峰双手合十,长跪不起,定格成一幅永恒的剪影。

在离拉萨一百多公里的青藏公路上,我们与一位朝圣者擦肩而过。当得知他是从青海一路磕着等身长头而来时,我们都震惊了。用血肉之躯丈量着数千公里的艰辛,同行的另外两个朝圣者已升入天国,孤独的他还坚持着。因为大昭寺在前头,布达拉宫在前头,拉萨在前头。双手合十高高举起,经额头、唇部至胸口,拱揖三次,然后两手前伸匍匐在地,整个身体紧贴地面,与高原融为一体。这是宗教的礼拜,更是灵魂的洗礼,脸色憔悴神情肃穆,他把自己演绎成泥塑的朝圣者。

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远离了海洋,却又始终保留着对大海的眷念。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抬升的不仅有峻岭高原,还有它小心翼翼呵护着的湖泊。没有到过青藏高原,就不可能真正读懂这里的湖泊。坐在青藏铁路的列车上,你会收获接踵而来的礼物:草甸,雪山,藏羚羊,野驴,偶尔还有高原狼。而突如其来的错那湖,带来的则是惊鸿一瞥的惊喜。这是紧挨铁路的高原湖泊,最近的地方只有几十米,你甚至有伸手去抚摸它的冲动。平静如镜的湖面,掠过一只飞禽,不经意间划破了仙镜的宁静。让我们怦然心动的错那湖,其实只是一个极普通的湖泊,青藏高原上有几千个湖泊,是我国湖泊最多的地方。在纳木错我曾小心地拨开印着蓝天雪山的湖面,品尝过一掬湖水,清凉而略带咸味。纵然已演变成湖也顽强地保留一个海字,浩瀚的青海湖用苦涩的湖水,倾诉着对大海亘古不变的刻骨相思。还有羊卓雍错、巴松错似繁星点点,青藏高原的眸子分外清纯明亮。

沿川藏公路一路东行,拉萨河始终与我们形影不离,眼看着它逐渐瘦身为涓涓细流。米拉山垭口只有5013米,在青藏高原是最平常不过的山峰,但它却是西藏重要的河流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分界山。翻过山顶又见清泉汨汨,这是尼洋河的发源地。一路追踪下去,穿透丛丛绿树冲过中流砥柱,汇集成滔滔大河,尼洋河直奔西藏江南林芝。拉萨河和尼洋河曾经共同拥抱着米拉山,各自东西奔流却又殊途同归,加入了雅鲁藏布江的大合唱。腥红色的河水,高寒草甸间密如蛛网的辫状水系,沱沱河酷似青藏高原的大血脉。从各拉丹东雪山走来,它要奔向大海,我们看到了万里长江的正源。青藏高原不仅孕育了长江,亚洲主要的河流几乎都是它的孩子,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还有印度河,这里是万河之源。

青藏之行,我们不仅结识了唐古拉纳木错和扎什伦布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风马旗,玛尼堆,糌粑,藏羚羊,高原上的太阳雨,还有呼吸不畅头昏目眩的高原反应,当然也包括神秘的六字箴言喔嘛呢叭咪哞。

高而不轻慢,大而不张狂,静谧的青藏高原默默地诠释着原始而震撼人心的魅力。大美无言,让人敬畏。

永远让人仰视的青藏高原。

 

 http://s3/middle/597f8c4ega917c1aebaf2&690

http://s2/middle/597f8c4ega917c2586541&690

http://s15/middle/597f8c4ega917c3e5488e&690

http://s8/middle/597f8c4ega917c48432d7&690



http://s12/middle/597f8c4ega917c525915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垭口的遥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