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欧罗巴
(2009-05-18 08:42:54)
标签:
欧洲咖啡休闲旅游 |
有朝一日你控制了香飘全球的咖啡,也就等于控制了欧洲。当然,这只是一句戏言。
不过欧洲人喜欢喝咖啡倒是真的,他们不仅仅是喜欢,简直是到了嗜好如命的地步。以致于有人设问,没有了咖啡,欧洲还会是欧洲吗?
为了喝咖啡,他们可以绞尽脑汁找出一大堆数不清的理由。心情愉快遇到高兴的事了,那是一定要喝上一杯的。运气不好撞到一头的烦恼,喝几杯咖啡可以解解闷。在街头一不小心偶遇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能不畅饮几杯?孤独一人被寂寞困扰得不知所措时,更得有咖啡作知心伴侣。饭后那一杯,特别有滋有味,是绝对少不了的。月光下如果没有香气四溢的咖啡,怎能排遣漫漫长夜。能煮一手好咖啡,喝起来充满了自豪感。不会煮咖啡的,那更得喝,只有多喝才能提高技艺。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在街上走着走着,很随意地就坐下喝上了咖啡,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咖啡馆,谁能抵御住浓香的诱惑。
欧洲的人行道有时也不畅通,人多是一个因素,主要因素还是遍地开花的咖啡馆。咖啡馆仿佛享有特权,肆无忌惮地占用人行道,沿街摆开桌椅,大模大样撑起太阳伞,成了人流中的孤岛。行人会小心地绕过,绝不会有意见,因为他们也是“小岛”的常客。坐在人行道上喝咖啡,价格通常要比室内贵点,欧洲人就是喜欢边喝边看街景,多花点钱不在乎。夏天更是如此,浓浓的咖啡加上灿烂的阳光,喝起来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喝咖啡的时候,我们也不妨品味一下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科技编辑汤姆.斯坦戴奇的话:“在理性时代,启迪教育开始盛行,咖啡能让人的思维变得更敏捷。咖啡馆成了人们聚会、交流思想和交换信息的完美场所,法国大革命甚至都是从咖啡馆里开始的。”
这是个艳阳高照的下午,牧羊人懒洋洋地躺在新牧场的树荫下倦意正浓,太阳用炽热的目光把羊群赶进了树丛,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突然,牧羊人被惊醒了,他睁开惺忪的睡眼,不知所措地看着羊群咩咩乱叫漫山遍野撒欢。一种不知名的植物已被它们啃得精光,几只羊还兴奋地叼着果实打转转。牧羊人好奇地摘下豆状果实尝了尝,苦中带点浓香,一股神奇的感觉慢慢淹没了全身,睡意正在退潮。牧羊人捧着黑褐色的豆子颤抖着吼叫着:“神果!神果!”咖啡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诞生了,很快风靡了全球。当我们尽情地享受咖啡人生的时候,得感谢这位不知名的牧羊人,还有那群可爱的小羊。
咖啡从原野走向城市,走向经典以后,不再是丑陋的乡巴佬,它早已披上了华贵的晚礼服。咖啡在欧洲人的追捧下,它的家族越来越庞大,有香醇的奶咖啡,苦涩的黑咖啡,还有满杯泡沫的机冲咖啡。喜欢喝酒的先生,可以来一杯加威士忌的爱尔兰咖啡,女士则青睐于带巧克力味的意大利咖啡。掺一点奶油的比利时咖啡,则是孩子们咖啡人生的启蒙读本。在温馨的家中,更多的人要自己动手煮,有一手高超的咖啡艺术,自然成了朋友间炫耀的资本。
咖啡,毕竟还是苦的,尽管香气四溢。国际文坛上的巨著《人世喜剧》,就是用苦咖啡泡出的。巴尔扎克曾欠下巨债,命运注定了必须不断地写作,以维持生计,贫困竟成了写作的原始动力。他曾连续工作三十六个小时,著名的《高老头》不可思议地在三天内就完成了。作家要同饥寒抗争,还要同疲劳较量,惟一的选择就是不停地喝咖啡,来刺激几近麻痹的神经。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在一杯又一杯的咖啡中诞生了。他曾戏言,我将死于第三万杯咖啡。不幸的是,五十一岁的巴尔扎克被自己的预言说中了,天才死于咖啡中毒,因为他喝下了太多的咖啡。一生都离不开咖啡,而告别咖啡的原因又恰恰是咖啡,这是有关咖啡的一个苦涩故事。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游人如织,我们闲坐在人行道的“小岛”上,看着不远处的凯旋门,看着步履匆匆的行人,看着闲庭信步的过客。我们当然也要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因为现在正踏在欧洲的大地上。咖啡,味道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