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您们今天欣赏的是我们收藏多年的中华民国于1948年3月20日发行的《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有齿票和无齿票各一套。面额为伍佰圆和壹角二种,人称中国第一套“票中票”。
经査有关资料,才获知这套邮票发行的来龙去脉。原来这是1948年3月20日一26日,中华民国邮政总局为纪念淸政府创办邮政五十周年而发行的。为了大造声势,国民政府交通部邮政总局在南京新街囗社会服务处二楼文化举办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同年5月19日-25日在上海展出。3月20日和5月19日,南京和上海邮展的第一天,两地分别发行了“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南京邮展是官方举办的第一次邮展。
3月19日是预展,邀请首都各机关、各国使领馆人员、集邮家及新闻记者观光。20日上午9时正式开幕,展期为3天,后延期4天,共计7天。此次展览共分5大类:1、正统邮票类;2、专门类(客邮、商埠、方连、全张、纪念戳、实寄封);3、片笺类(明信片、邮笺、邮简、快信票、挂号小票);4、研究类(版式、齿孔、纸张等);5、初集类(浅近集邮图表说明、集邮书籍、集邮用具),同时还展出了邮票印制过程图片。上海邮展是应当时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美术协会第四次全国美术展览的邀请展出的,展址设在上海南京路中国国货公司书苑。在上海的展览,除邮政总局提供展品外,还有新光邮票会和上海集邮家的展品。这套邮票发行前,经邮政总局集邮小组研究,以时间过于仓促,恐难赶印,为简便起见,拟采取“中华民国创立三十周年纪念”邮票的办法,将“中华民国邮政总局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100元一种取出一部分加印“邮票节”等字样,并改值为4000元;1948年1月10日经邮票图案审查委员会讨论通过发行加印邮票,委员会建议邮票上应加印年份和“邮票展览会”5字。后来又改变了印制方法邮政总局于1月24日通知供应处这套邮票不采取加字方法改为正式印制邮票,邮票图案以中华民国光复、邮政开办25周年纪念、邮政开办40周年纪念、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4枚纪念邮票各选一枚缩小合制展览邮票一种。招商承印,经上海大业公司缩摄拼成该项图案,由于多枚邮票拼成票幅有限,该公司声称所摄此项邮票的照片模糊不清,如再翻制成凹版或其他版将更模糊。最后由邮政总局选定光复纪念1角票和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500元票合制成一种新票。这就成了中国第一套票中票。在中国第一套票中票中,右边图案印有1912年12月15日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孙中山像的面值为一角的《中华民国光复纪念》邮票,左边图案印有1947年12月16日发行的图案为帆船、飞机,面值为500元的《中华民国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根据当时国内平信邮资并将原定面值4000元改为5000元,共印250万枚。邮票颜色为玫瑰红,上端横框内刊“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九个字,下端印有“1948”面值伍仟元,由上海大业印刷公司承印,全套分有齿和无齿两种(图1)。邮票以胶版印刷,无胶,齿孔度数为14度。邮票票幅为横45毫米,纵26毫米。印刷全张为300枚式,分为6枚,每格50枚(纵10横5)。同年5月19日,邮政总局将邮票展览会展品移至上海展出。为此,中华邮政又将《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改印墨绿色,分有齿、无齿各一种出售。因此,我国最早的票中票共2枚,颜色分玫瑰红、墨绿色两种,每枚均分有齿和无齿两种,(无齿票要比有齿票数量少许多,市面上己不多见,略显珍贵。)面值都是5000元。值得注意的是此票是由我国著名集邮家吴凤岗先生建议发行并亲自设计的。(见图)
这两套票是我们70年代回北京探亲时,在和平门集邮公司门囗的地摊上无意中发现的。因当时看这两套邮票规格不大一样,品相又非常好。所以就用自己手中的《红色娘子军》邮票和《红灯记》邮票交换的。因当时无法查找有关资料,故一直放在集邮本中保存,一晃就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从没有放弃查找这套邮票的念头。直到后来上网打开肖宏的博客,才获知此票的祥细情况。一颗压在心中几十年的石头才彻底搬开,于是赶忙拍照撰稿上博客,将这套珍贵的邮票供朋友们欣赏,让我们共同分享其中的收藏快乐。
注: 所谓“票中票”(Stamp on
stamp),就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纪念意义或宣传的需要,将曾经发行过的邮票作为新邮票的主图案而设计、印制和发行的邮票。邮票不仅是邮资凭证,而且也是历史的见证、国家的名片,所以发行“票中票”邮票可体现邮票的历史价值,展现新旧邮票不同的风采。一般票中的邮票其发行的时间都距离新邮票发行的时间久远,有些因特殊原因成为珍邮,因而有相当多的人由于时间局限未能见到;而票中票的再现,不仅可以使我们目睹珍邮的全貌,而且可以增进对那一段历史的了解,故深受邮友们青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