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您今天看的是酱釉色的瓷制暖壶。在北方是老百姓用于取暖的老物件,它的异名很多,如被炉,脚炉,水鳖子,怀炉,汤壶;而在南方则叫它汤捂子,脚婆,汤婆子。都是民间常用器物。材质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瓷丶铜丶锡丶铁等,其中以陶瓷最好。首先对于人体旡重金属的负面作用,其次资质厚实,保温性好,导热慢,不会烫伤人。而且设计合理丶价廉物美深受百姓喜爱。
我们给朋友们欣赏的这个汤婆子器形圆润丶釉色丰满,设计美观大方,上方还和其它汤婆子不大一样,上面有一旋纽(见图),可以拧开。别的开囗均在侧面,(可在网上查看)这么大的暖壶,我们还是头一次见。这也是市古玩城王女士从山东农村买来的。从外观看,壶的两边有耳,便于携带。距今几十年,品相完整无损实属不易,加上我们都是老朋友,所以不用讨价就将此物“淘”
到手。另外,”汤婆子“ 的称号也不是人们胡起的。
这也是有史料记载的:”元代佚名《东南纪闻》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暖足,因目为汤婆。”淸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袭人回家奔母丧,晴雯便忘了为宝玉暖被窝,说”
终究暖和不成,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 这难为你想! 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
又如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卷四道:” 有制大锡罐, 热水注满, 紧覆其口, 彻夜纳入被中, 可以代炉,
俗称汤婆子.”…..
似这种大的暖壶,市面上已不多见,做为历史的见证物,还是值得朋友们收藏的。不知我们说的对不对,希望朋友们多多赐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