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奥运金牌之争想到的留学现象

(2008-08-18 14:17:56)
标签:

奥运

金牌

银牌

留学

教育

最近几天,大家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了奥运会上,大家每天都在谈论着我们又拿了几块金牌,谁谁谁又得了金牌,人们的情绪都会随着金牌榜起伏。“金牌”两个字成了“论英雄”的主要衡量工具。

 

就拿女子击剑来说,中国击剑队女子团体拿到了一块银牌,中国人对此反映很冷淡,击剑队的教练法国人鲍埃尔很不理解的表示“我拿了银牌,为什么没有人来向我表示祝贺?我觉得拿银牌也很不错啊!”可是,我们却觉得拿了银牌就跟没拿奖牌一样,同样意味着失败。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或者亚洲人一种很普遍的求胜心态,这或许源于我们的教育制度和长期以来的思想意识,我们从小学、中学被灌输的成长理念就是挣第一,得了第二就意味着失败,整个班里50个人,其余49人都是输的,这种思想也一直在左右着我们整个国家。

 

在我们做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经常有家长跑来说自己孩子成绩好就一定要让孩子读好学校,而那些本来成绩就不好的孩子也要争着读好学校,反正就是能去前10名的学校就一定不愿去读第11名的学校。其实就我十多年来的留学经验来看,最好的学校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学校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如果他的基础不行,他有可能进了学校却跟不上课程的进度,这对于他以后读研或者就业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的国情决定了这种挣“第一”的思想不可能立刻改变,但是,我还是希望那些明智的、有想法的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要“量力而行”,要选“对”的,不选“贵”的。

 

我自己的孩子留学时选的也不是最好的学校,按理说我是有能力把他送到最好的学校去的,但是我觉得还是选一所适合他的学校比较好,他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是适合他的各方面发展要求的学校,他就可以去读,并不一定要最顶尖的,当然学校也不能太差。

 

这就是我从我们的民众对金牌的态度想到的一些关于留学的事情,期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抛开“门第”意识,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最适合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