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还是无我
(2011-06-30 15:47:53)
标签:
如来心戒言行轻视加持 |
分类: 基本文:大清净莲花法 |
在修行中,不要把你的做人的原则观念你的定观带来,其实这都是业所化,业化为你的各种知见,即观念和由此观念带来的言行上的业执。在修行中就要粉碎消掉这些观念,如此才是无我即不执,即不执一切相,否则你住相破心戒造业有违上师及上师讲的法,也违自性空性,虚心诚实的人能放下,我慢自大者假我不放就会离佛,即离师离法,
在修行中,还有的弟子提高点就来和师辨,其实都是有漏有偏的执见。
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讲的业的熏染,局中者自己没觉得受染其实已被业熏染,只是自己不觉而已,一旦冒出爆发,就及易离师离法,断己修行的路,把自己送到地狱。
修行中若不能放下自己的知见就会和上师对立,和佛法自性对立,若不能观心去执就会离开上师佛法,尽管自己认不认可,所有的加持都会失去,原有的修持就会退失,离师入魔。
修者执于善相不易看到自己的执,老是用人的善观来看待处理问题,其实执于善相就是行恶,眼中无师无法,只有自己的业执在转控自己,还自觉自己是对的,是执我不放,有我者心不空上师的法难进己心。
修者不要有超常的行为,也不要用修行中的不要超常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怕心等等,也不要假借修行渡人等来掩饰自己的执等等,做好每个当下的自己,不要看别人,更不要看上师,不要用种种借口来为己辨解,这都是向外求了,没有内观己心,是执。
执于所谓的缘想渡人,执于孝,执于人情所谓的面子,或有放大或让凡夫产生淫心的言行等等,无论有意无意,即是己在造业也让别人造业,是在真杀生行淫,害己也害别人,人在修行中执于己见不照心去执悔改就会离师离法,离师的因果可怕。
生活中处处是修行的道场,持心戒的观己去执,皈依佛法僧总集的上师,去身口意的依止供养,弟子自照做到否.
执于自见是对的修者和凡夫,都是自大我慢,自大了还修什嬷了,和上师斗就是和一切如来斗,镜子是用来照己的,而不是来照上师的,不要凌架于上师之上或觉和上师平起平坐,当你去要求或指责上师时就是要求指责一切如来,修者不要自大,看看自己的言行。和轻视上师的人来往也必言行不敬上师佛,也无真信.
上师即是一切如来,是空性即真理的化身,真能感恩的人不会和轻视上师的人来往,你把自己的上师放到了那儿呢,敬信感恩不是嘴上讲的,要看言行一致否.
迷恋尘世就会心离上师一切如来,轻视上师就是轻视诸佛,断了自己修行的佛缘,观察自己心念的动机,放下它,如此无烦恼心安,能视一切都是上师清净的赐予加持,就是与上师相应,即与一切如来相应,喜恋凡夫及与持邪见的人来往,就是与此等人相应,与五毒相应破戒造业.
不去观自心去执,而向外看上师的显相,看上师讲法的文字相,以凡夫的心去度师,看合己意否,就是我慢自大,老是自以为是,若不能悔改自己的邪见,只能是轻视上师一切如来,把己送到地狱,凡夫随欲业轮转还总是自觉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凌架于上师一切如来,不知已种恶因,那恶的果报也必到来.
看清真相,知道自己想要什嬷,心空无畏,心出离世间,当然心里放下而行般若有时是个痛苦的选择,因为业是苦烦恼不安等等,放下就是消苦业的过程,真实的人能放下,看傻实是聪明伟大,虚假的人不放,活在虚妄中,自私执我迷恋随业轮回,一个活在光明中,活在本性中,一个活在阴暗中,活在业执假我中.
人若不能看透真相,迷恋肉身迷恋肉身所带来的名利情及肉身所持的好坏观,在觉者看来,犹如皇帝的新装,执假执幻还自得其乐,自欺欺人,不能真实.
弟子对上师的敬爱深信有多深就得多大的加持,此敬爱深信都是自然的流出,此是修的最快的方法,是最好的依止.
觉者的言行是叫人去执,考虑因果,凡夫是任意而行,没为别人考虑,让别人产生执或放大其执造业,自己的知见后是有求执.
有求让别人的快乐是执,让凡夫产生贪求的言行是破心戒,自己造业也让别人造业.
不要谈无我,没有做到身口意的供养上师是自欺欺人,遇事若不能视为上师清净的加持,就是观也难观己看己,随自己的业执走,包括自己的执见和贪痴嗔,心被境转,总是有我执我.
要想自在得受苦,心苦放下业障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