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修行
(2010-06-19 09:06:41)
标签:
宗教上师自性佛法诸佛 |
分类: 佛法 |
什麽是佛法,就是要法佛,法上师自性,如佛去思去想去行,没有像佛去修,也就没有闻持佛法,也没有佛法在世间的显现。法上师自性,如佛去思去想去行,也就是与佛相应,与上师相应,与自性即本尊相应,也就是上师相应法,或称为与佛以及与本尊相应法。当一个学者按上师所讲的观心止妄时,时用自性去妄念贪执时,就在与上师相应,也就是在与三世一切诸佛相应,也在与自己的本尊相应,即在持心戒,达念念化净,在净化自己的凡心,渐净成佛心,也在念佛号持咒诵经绕塔礼拜诸佛等,因上师即是佛法僧的总集,也是戒的总集,能观止即是在自性中,能观止即是如佛一样在走佛所走过的路,必速见性一世成佛,因直用本性,直转凡心,使心解脱。
一个达圆满自性的修者,即完全在自性中,即是佛,上师的每念都是佛刹土,刹土中还有无量佛刹土,如此微观下去也如此,上师的体每层粒子都是佛土,粒子的粒子里还有层层佛土,如此下去。上师的外相显种种相,善相恶相,淫嗔等等,实是清净的空性所化,在上师的眼中,一切诸相处处是佛土佛音佛所化,上师的心完全安住于本性的清净空性中。
当一个修者的心关注于打坐,心念一处不生烦恼时,如同执于口念佛号持咒等心外之事物一样,已离心而去,都是心止于一念而静,完全抑制了无量劫所造的业冒出,你如何消业呢?为假相所迷,暂得外在的安适,暂时少生烦恼,但不能消掉业和烦恼,当死亡来临时,在你的业的感应或牵引下,你能去哪儿呢?你念什麽也很难起作用,咒力佛号力也大不过自己的业力,因你的心还是凡心,从本质上讲很少改变。何况这也是执。
无量劫的业在生活中化为不同的贪执妄念,当你用本性去执时,即观止达念念觉照,念念觉而不迷,你能长久下去,也必得解脱,否则你被妄转还造业,即在破戒,观止是从心的根本上修,变凡心为佛心,是总修法,也是持自性不执,即持心戒,不断消业,如此流出本性的一面,慈悲,把慈悲也空掉,不执于我,如此修下去可见本性,无善无恶,进十地修,体悟善恶性空。
听到上师的名就是听到了诸佛的名,看到了上师的教法即是看到的诸佛的教法,依于上师即是依于诸佛本尊,再多的业也在上师和自性的空性下消掉化净,信为功德之母,速消业积大的福德资粮,依上师的教法速见性一世成就正觉。
人总是在追着自己的纷乱的妄想,执于善或恶,心不达空而烦恼,不知我空,所执也空,一切诸境,都是自心的感应,逆缘顺缘,也是自己的业报感应,有我总是有执而烦恼,有缘无缘众生都是自己修行的助缘,助自己早成佛解脱,所以要感恩,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教法或自己的业报感应,都是上师清净的空性的加持,而不是愤愤不平或烦恼忧虑害怕希翼,要活在当下,念念觉而心空自在,不思过去未来,因为一切皆空,一切运动无执,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