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和本尊
(2010-06-11 08:58:33)
标签:
宗教上师本尊善知识阿昀 |
分类: 佛法 |
如何判断上师呢?看其有没有自己讲的了义法,讲不讲观止即心戒,有的没称证悟,但没有见性,也在解经讲法,实是妄语。
1 如何看待上师,佛在佛经中有交待:
《无垢虚空经》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
《灌顶经》:当视师如佛世尊。
《地藏经》云:“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于彼起毁谤。于说法师供养者,谓于师起如佛想。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般舟三昧经》:
佛说般舟三昧经四事品第三
佛告[台-台+(犮-乂+又)]陀和。欲学是三昧者。当敬于师承事供养。视当如佛。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菩萨敬善师从学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于中立。东向视见若干百千万亿佛。十方等悉见之。譬如人夜起观星宿甚众多。菩萨欲得见今现在佛悉在前立者。当敬善师。不得视师长短。当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不得懈怠。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
此阿阇梨。所有十方诸佛及诸菩萨现在说法者一日三时来诣阿阇梨所。献大供养如佛无异。俱发声言。
此阿阇梨即是我等诸佛父母。及为我等诸佛之师。
复次善男子,所有十方世界诸佛世尊现在说法者,彼诸如来所有三业积聚无量福德。是等阿阇梨一毛孔福德,何以故?此阿阇梨受瑜伽灌顶已。与一切佛智相应。真心微妙无有等故。
尔时慈氏菩萨闻佛说已。叹未曾有住立佛前。尔时阿閦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大遍照如来等。入金刚阿阇梨三昧相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告诸如来及彼菩萨言。谛听谛听!所有三世诸佛。皆来诣阿阇梨所恭敬供养。何以故?此金刚阿阇梨即是一切如来
皈依金刚上师其实就是皈依三宝,上师之身即为僧,上师之口即为法,上师之意即为佛,上师为三宝的总集。
上师乃理解金刚持之必备条件,不依止上师引导,不知有佛,不从上师教诲传承,则无法入佛、成佛。过去诸佛皆由上师教授,而得信解行证。上师乃救度众生之导师,而更在“三宝”之上,故在三皈依之上还须皈依金刚上师,因为上师为三宝的总集
2 对上师从内心深处生起的敬信能获得殊胜的利益:
《顶宝龙王请问经》云:“天子,若依止善知识恭敬承侍,则亲睹一切如来清净刹土,获得殊胜大悲等持,不离智慧波罗蜜多,令一切众生圆满成熟,圆满一切所愿。
”
《大方等大集经》云:“复次善根者,所谓悦可诸善知识。资粮者,所谓给侍所须,恭敬供养尊重利益。方便者,所谓于善知识生世尊想。”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T08NO.223云:“以是故善男子,于是佛法中倍应恭敬爱念生清净心,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何以故?为善知识守护故,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 如何看待上师和本尊:
密部《三昧相续集》说∶「观想只像本尊千百劫,不如一念观想上师其功德更为大(观佛万分不及)。故启请本尊求加,千亿劫不如一时对上师勤求加持。修习圆满次第千亿劫,不如一时观想上师於心中曼荼罗,万分不及,若观想本尊即上师,上师即本尊,即得圆满。
释迦世尊《猛利问经》中说∶学法一字,师恩德一劫不能报。何况上师指引整个成佛之道,穷劫亦不能报
。
1《金刚手灌顶经》:一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轻毁师有情,应得何果?”佛言:“金刚手,汝勿问此,若为汝详说,恐具慈悲菩萨将战栗呕心,或不忍而入涅盘,因汝殷勤启问,为汝略说,若对于阿阇黎亲犯毁罪,应堕无间阿鼻地狱常流转,若与轻毁上师之有情(不善知识)为侣伴(恶友)如癞虾蟆入水,必传癞于他虾蟆。”
与毁师的人交往也得同样的果报,交的是恶缘故。
2<密集金刚相续经》中说∶「虽造五无间重罪,依金刚乘可得悉地。惟轻慢师罪,虽依金刚乘亦不得悉地。
3、《金刚心要》中说∶「谁於亲近教授师,不如法事,起轻慢,依其教授昼夜修,等同修习地狱因。
现代的人我慢自大,早已失尊师重德的风尚,对于一个满身重罪的修者,应按释迦佛的教诲,视师如佛,对自己上师的感应如某佛某菩萨,就应把上师等同于自己感应的佛菩萨,视师如本尊,上师是一切诸佛佛法心戒在世的总集,所以要完全依于上师,如此可得诸佛的加持灌顶,早成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