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悟性和佛法的博大
(2010-04-04 09:17:27)
标签:
宗教道宣律师自性佛法窥基 |
分类: 佛法 |
无论是科学的发展还是佛法的修行,每个生命所知都有限,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很谦虚,没有贡高我慢,不断否定自我去螺旋式地升华,而能不能提高就要看观念的突破,用常人讲的要超越自我,就是要否定自我不住相,你有多大心量即证量就让你看到多深的境界,无论是在禅定中或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都是来点化你要不执,而很多人虽然修就是不悟,老是徘徊在原有的境界中很长时间,不能反省自我虚心去思,要突破自我,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要想,我是不是小我了,执于原有的境界,执于原有的认识,你不养成时照自心去执是很难修行进步,这个执包括执念和自己对法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名利情等贪执,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心虚能容,扩大自我,人一傲就心满了,所以很难再进一步了,所以要时照自心,常反省自我,要不断突破自我,这才是修心,而【在生活中修行(心)】就是具体的指导。
在修口一文中我提到了口业的问题,现在的人网上造业很大,自己不懂不明白的不要去转或写理论上的东西,自己没有智慧,也不要去随意去评论上师和善知识,否则造业很大。也不要用人心去衡量佛法和上师讲的法,自己不懂,说明自己还没修到这个境界和层次,所以佛说以声色是不能见如来的,菩萨和罗汉理解不了佛的境界,低层如来也理解不了高层如来的境界。
释迦世尊在《诸法无行经》上曾叙述他在往劫生中为有威仪比丘,因为不识净威仪比丘的大乘菩萨行为,妄生毁谤。结果堕入无间地狱,受了无量劫的苦。出了无间地狱后,又经历了无量劫,方得转世为人,重新修行。世尊最后才说到:“有威仪比丘岂异人乎?即我是也!”世尊说这段公案,就是警戒后世出家人,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轻毁大乘菩萨的行为。例如你骂密勒祖师“轻慢仪律,赞叹淫秽,潜行贪欲,卑鄙猥亵,以为传法。”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的第二十五位善知识婆须密多女说的:“若有众生,暂执我手,则离贪欲,得菩萨遍住一切佛刹三昧。若有众生,抱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摄一切众生恒不舍离三昧。若有众生,接我唇吻,则离贪欲,得菩萨增长一切众生福德藏三昧。”你看看这一段经文,难道《华严经》也在“赞叹淫秽,潜行贪欲,卑鄙猥亵,以为传法”吗?(则是能的意思)
在《大般若经》萨陀波仑品说:“释迦世尊自己在往劫生中为萨陀波仑菩萨时,往众生香国参昙无竭菩萨求般若波罗密。昙无竭菩萨居众香国中,八千彩女围绕,五欲具足。难道说大般若经中所记,释迦世尊往劫生中所参的善知识,你也可以骂他是“轻慢律仪,赞叹淫秽……”吗?
所以对于你所不知道的事物,最好先把情况了解清楚以后,再来开口评论,一般的话,说错了还不要紧,佛法上说错了,将来的果报,不堪设想。
戒不离自性,离性本无戒。修行人到了念念不离自性,念念与波罗密相应,观一切法,无非自心所显,无持戒,无犯戒,亦无戒相。才是真正的持戒。维摩大士说:“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你就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处处不离执着。你以执着心对待一切法,随意皆在犯戒。因为你随处皆与佛法相背故。
当年窥基法师到终南山道宣律师庙里去,禅杖头上挂了两斤牛肉,道宣律师因为持戒律精严,每天皆有天女把天上的甘露送来供养他。自窥基法师来了以后,天女三天不来送供。道宣律师以为窥基法师把牛肉带进庙来,污染了佛地,所以天女不来送供了。三天后,窥基法师去了,天女又来送供。道宣律师问天女,何以前三天不来?天女说:“前三天有大乘菩萨在此,周围数百里内,护法云集围绕,我进来不了。”你看窥基法师是否不守戒律?能不能用小乘的戒律去比量他?
杭州灵隐寺的济公禅师,也是一位爱喝酒爱吃狗肉的比丘,你能说他不守戒律吗?你所知有限,凡你所不了解的事,最好不要妄评。正如维摩大士说的:“勿以大海,内于牛踪;勿以日光,等彼萤火。”
当年诺那上师在苏州见着印光法师,法师问他:“你是活佛,你吃不吃素?”诺师答:“不吃!”法师说:“你不吃素,慈悲心都没有,能成佛吗?”诺师说:“成佛不成佛,在于有没有法。假如有法,吃素不吃素都要成佛。假如没法,吃素不吃素都不能成佛。”法师听了,也点头称是。
因此,一位已证得自在的菩萨,无论吃素也好,饮酒食肉也好,无不自在。而一般凡夫却时时在犯戒!所以鸠摩落什虽然娶了十个女人,并不犯戒!而一般凡夫,虽然没有女人,却时时都在犯淫戒!这就是“龙象躇踏之地,非驴所堪。”是故《维摩经》说:“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现在很多人修行搞崇拜,不是依于了义法去修,以人心去想佛和佛法,佛教的乱法都是从内部来乱的,就是靠有名气的法师来篡改佛经的原意来乱,否则还乱不了,正法的真意被埋没即白法的隐就是这个意思。魔化僧人即法师来乱,佛由心做,魔坐教主。
有的人有悟性,有两个女修行人吃饭时有苍蝇入中,能悟到让人恶心有污垢也是执,以此破掉善相而进一步提高,由有定观的阿罗汉进入菩萨境界修,明心是决定外在的相是否清净的理,还有一个在罗汉境界徘徊很长时间男修者,难以改变人的观念时,他另外空间修好的一面控制他来突破执于善相,这就是罗汉的出定,破掉原有的境界而进入菩萨道修,阴阳不离,善恶一体,以阴破阳,罗汉和菩萨都是如此,有的是用另外空间的元神不同性来破(这种情形少,较特别),大部分是用这个空间的不同性别来破,进一步无我去升华。
所以,一个虚心时照自心的人修得快和好,一个贡高我慢的即增上慢者不能无我去执,而造的口业很大,非修行人。一个有法执的人也非真修者,心小我慢,不能无我心空。
物质世界和生命层次是无限的,从宏观和微观来说都是如此,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就是讲没有边际,佛法无形无相,佛法无边。
你念佛修佛了吗?你念的是名利情还是无我的本性,你念的是你对法的执念还是扬弃超越无我,真正无我,你能放下我的什麽什麽,观念和利益喜好不喜好,你就真的在念佛,否则你在念自我的什麽等,在念自我的贪执,即心魔,任你身披僧衣把佛拜,任你烧香口念佛,无论出声不出声,有执住相即念魔,有执住相念三毒,不能真正放下我,心生烦恼因有我,真能无我心自在。念佛念经由心看,佛号佛经由心持,看开放下不执我,即是心空佛性显,即是在念佛法僧,即是皈依自性佛,即是在持自性佛,自性性空不执著,自性空性无边际,能生一切法和经,能造无量世界宇,就看你能亲证否,说到做到为实证,回归自性清净相,自由自在大极乐。莫要学狼披羊皮,流于形式假修佛,给你缘分你不要,自造因果自造命。
学佛之人好看楞严经等,怕着魔,或好念经咒等来除魔,可是见到财色心在动,儿女父母情来挂,贪求世间怕失去,这个怕着魔的心也是执念,或在学佛修行中,贡高我慢心不虚,不能否定自我来升华,心有所执在住相,能说在执持佛经咒吗?或碰到逆境心不平,不悟此是考验我,促使自己放下自我,来成就自己,反尔说别人是魔,实是执于我相,自心生魔。一个人真能无我放一切,就会心空常清净,善相恶相皆性空。无我心空才是在念佛经在持咒,否则在执持自心魔,在念贪执此魔咒魔经,不明自己的贪执就是要除的心魔。修行就是去心魔的过程,你的贪执就是你的心魔,就看你依于自己的佛性还是依于你贪执的魔性,无论你学的法有多大,这就是一切法门的要求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