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恒顺众生 2
念佛,极乐世界净土成就 3
即心是佛,佛在心中 ,法身和法性 4
打坐或入定,禅定,烧香和忏悔 5
显教密教证悟成佛的快慢 6 信为功德之母,以心传心,加持。 7
众生平等,法无高下
1 佛菩萨恒顺众生的真实意是无我,不执相而已,佛道是来教化渡众生的,是无我相,是心空无执,而不是要佛道神来听贪欲如海的众生,学者没见性就会从文字上理解,还说这就是佛说的,实是执于文字相,不懂真意,没见性前想解经就会落入文字相,因解者心有相,不知佛性为何,道根是啥。
2
念佛,是指念自我无执的佛性,念念不忘就是要你时刻记住自我本性为佛性,即无执,空性,也就是清净,心无牵挂,不住于好坏相,不念而念是嘴不念,而心里没忘自我无执的自性佛性,也可称之为先天的自我本性,极乐世界净土成就是指你的佛性极乐净土佛国都在你的自性中,你按你无执的自性去做事思考即修,你就自在快乐,你就能回到你的无执的自性中,你就能修成你的极乐佛国,要知一切佛国净土都是大极乐,你的心田无执清净了,你就修成了,回到了自己的净土佛国,回到了自我的先天无执的佛性本性中
3
即心是佛就是你只有修自己的心才能成佛,你只有明心性即见到自我的佛性才能修成佛,明理而修才是真见性,否则是空谈,还住相。佛在心中,就是你有佛性,众生都有佛性。法身是修出的,不同佛菩萨的法身形像都是自己的,开光就是请佛菩萨的法身上到佛像上,你真修就会有佛菩萨的法身保护,不是你求来的,当然你不要有超常的执著心,想着有保护,你不吃不喝就要死,你的心魔也会骗你死了成佛了,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你非要这样,谁能管你呢?.法性是空的,万法皆为空性,万相皆为性空,佛道佛国天堂地狱等等都是真实存在,但性质为空性,一切事物都有佛性,即性空
4
打坐,定,禅定是指自我的无执自性(本性)时时起作用,人不被业念即贪执的心习气带动,就是自性佛性在起作用了,心有定力了,也就是真正有智慧了,能看透假相了,不迷了。修心就是在顺从自性佛性,顺从佛的教诲,是真正听从自我的佛性,听从一切佛的教诲,是真正的礼佛,敬的是心香,敬的是虔诚的清净心,心无执,是真正的净心悔过自新,要返本归真,回到自己的无执本性自性中,是真正的忏悔,可不是外在的形式,就是你要实修,才是真正的悔过,修正自己的心口意。
5
显教密教的教义都是讲空,但汉地的文化习俗把人给圈住定在那儿了,修到很好的时候,就要破相,戒属于善相,你不破戒就是住相,但是你要修很好你才能这麽修,就是你的定力足够大,那个欲带不动你,否则你修到邪道上了,要下地狱的。密教的双修就是破戒,就是让你见性修性,包括唐密等一切修法,道家也是这样的,你按这层理修过你才能修出你的佛性即自性来,就是无执,心空,不住相,你要住相你不自在,你心中有执有牵挂,都是怕心,所以汉地修成佛的少,而西藏等地修成的多,上等根器一世修成,汉地修成的多是罗汉菩萨,不管是什麽佛的化身,但实修证的果位没有到佛位,所以还不能称之为佛。只有见性才能修成佛,否则还在迷中住相。
6
信为功德之母,这个佛经中多次讲到,你没那麽大的善根,要想放下一切真修,那是不可能的,就是你是真信佛讲的了,真正想成佛修佛,像佛一样能放下人间的一切,甚至放下生死,相信因果轮回,那你就能修,就能得法,你的心放下了,相信了,就会给你消很大的业,给你净化心身,你信了就加到你的心里,这就是真正的加持,也就是以心传心,心法吗,就是心传的,但是信的程度不一样,加持也就是心传心的层次也不一,龙女的顿悟刹那成佛就是坚信佛即上师的结果,你放下了,你就能得到佛心立刻成佛。对人来说,你见性修过这层理你的报身就修成了,你的佛性显出来了,你的思想既根是佛的境界思想,你才真正有定力,你不会再迷了,但你不能过于放任自己,要渐修渐放渐自在,能放一切才是大自在,自在成佛,有的见性后不很精进,走时元神带着功走了,功有多高,去多高的空间,你要是肉身都转化就会弘化或飞升,肉身转化完的看自己的安排,有的肉身千年不烂,有的肉身火化留下了很多舍利,也是为了利益众生,显示无常,修的差的火化后舍利少。圣者走的形式非凡夫或一般修者所揣度,修得高低以证悟理的深浅为标准,而功境和神通不等同于证悟的层次,不是你在功中见到了你就明白了这层理,只能说是某个点的体验,没从理性上升华,就是法理上升华,能从心里明白这层法理和做到才是证悟,才是实修,才是放下了执著。
7
众生平等,法无高下,是指众生都有佛性,从佛性即法性上说都有无执这一特性,法无高下,是指法性,法法都是性空,但法有大小,生命的生存空间和心境不一,有的是佛,有的是菩萨,有的是凡夫等,佛土也分很多层次,这在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中都有,在地藏经也多次提到佛的寿相不同,也就是层次的不同,当然是指在另外空间的寿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