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于家,其德乃余:王家春《画说道德经》连载54

标签:
道德经人生哲理王家春 |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释读
善于修为大道的人信念不会改变,善于守持大道的人行为不会偏差。这样的人平平安安,子子孙孙会绵延不断。
用道来修身,会完美无缺、宛如真人。用道齐家,会惠及乡邻、德庆有余。用道来理乡,会民风纯朴、源远流长。用道来治国,会国富民强、家国兴旺。用道来普惠天下,会让天下太平、普天同庆。
所以,用合“道”之人观察不合“道”之人,用合“道”之家观察不合“道”之家,用合“道”之乡观察不合“道”之乡,用合“道”之国观察不合“道”之国,用合“道”之天下观察不合“道” 之天下。我怎么知道天下好还是不好呢?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智慧启示
我们讲理想、信念坚定,用在修道上,也是同样的道理。老子讲“建”,建什么?讲“抱”,抱什么?这个“什么”就是大道,“建”的是大道,“抱”的也是大道。一个是主动修为,一个是坚持不变,其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要按道的规律行事,做到这一点就会远离祸端、平平安安,子子孙孙才能繁荣昌盛,也才能永远有后代去祭祀怀念。而如果不按大道规律行事,则容易暗藏灾祸,子子孙孙难保平安,也就会断了延续的香火。
老子由道惠于个人,扩展到家、乡、国、天下,都是一样的道理。天下治理得好与不好,看它是否尊崇大道就行。因此,我们在日常行为中, 就要牢记按道行事,不偏离道之规矩,则可诸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