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无味讨好

(2008-08-18 22:58:39)
标签:

成功

处世

感情

交际

交友

励志

朋友

情感

  程近乔迁新居,在家里宴请同事,包括了他所在部门的主管。宴会上摆满了美味的佳肴,程近的妻子仍然在不断端上新的菜,然后放在坐在程近旁边的主管面前,而程近则不断把新上的菜夹到主管面前的盘子里,然后才把盘子转到别的同事面前。这样明显的尊卑有别,让在座的同事觉得非常不舒服。有的同事实在坐不住了,就以有事为借口先行离开,而主管本人也觉得很不舒服。这顿饭让大家看清了程近的为人,都逐渐疏远了他。

  因为大家都觉得程近这种款待客人的方式太势利,尤其是他对主管过分的献媚和谦卑,对同事却是视而不见的冷漠,这样做只会让程近失去同事之间的友谊,而他如此过分和明显的行为也不会让他的上级觉得是在"享受"。其实生活中像程近这样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过分地讨好别人,而失去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既不献媚,又不歧视地位低的人,才是正确的。当然,不仅要不讨好别人,也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讨好。其实不少奉承和讨好的语言都是乘人的虚荣心而入的,所以在听到不恰当的恭维时,先审视一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在言行中无意流露出了喜欢被人讨好的苗头,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奉承讨好他人的人大多都是有目的的。如果听到别人对你奉承,尤其是过度的奉承,应该婉言表示出自己的态度,说明事实并非如此,这样委婉的方式,既不会让奉承的人觉得难堪,同时也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朋友,但若以逢迎拍马作为求助的手段是不恰当的。社会是由多角关系组成的,所以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人想通过讨好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也不一定非要对这些人冷眼相看,否则就可能会把来自对方的赞美也拒之门外,影响了人际关系,所以一定要清醒地分清诚意的赞美和虚伪的讨好。与人交往一定要有适度的赞美,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都应该如此,但不要用过分的"赞美"去讨好任何人。面对别人对你过分的奉承赞美,也要保持平常的心态,或委婉或严肃地拒绝,要相信坚持这样做必定会给人留下美好22

  的印象。交友忠告:做人就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刻意看低自己,不要以为看低自己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不要以为看低自己就是一种"谦虚",恰恰相反,这样做只能让你失去尊严。对于别人的赞美,要保持冷静,想想自己是不是值得这样的赞美,既不要绝对地拒绝别人的赞美,也不要为过度的赞美失去自己。

  姓名是最甜蜜的语言

  看似是朋友,往往不是朋友;看似不是朋友者,却常常是朋友。--

  -德默克利特

  人与人初次交往时,常因为彼此陌生的缘故,各自必然都存有一定的戒心,如何突破这道障碍,是人与人初次交往的成败关键。寒暄是突破障碍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果你能在交谈中找到一些双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恰到好处地引入这些话题,让双方能找到共同语言,就能打破初次见面时可能出现的尴尬。而在寒暄中了解对方的姓名,对初次和以后的交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结交朋友的时候,能够说出对方的姓名,这对对方来说是最美丽、最动听的语言,会让人觉得你很重视他。一个人在泰国曼谷旅游,清晨走出房间门,在走廊遇到一名漂亮的泰国小姐微笑着和他打招呼:"早,余先生。""早。你怎么知道我姓余?""余先生,我们每一层的当班小姐都要记住每一个房间客人的名字。"那人心中很高兴,乘电梯到了一楼。门一开,又一名泰国小姐站在那儿:"早,余先生。"

  

  那人非常惊讶:"啊,你也知道我姓余,怎么可能呢?""余先生,上面打电话说您下来了。"这个人退房离开的时候,刷卡后工作人员把信用卡还给他,然后再把他的收据折好放在信封里,递给他的时候说:"谢谢你,余先生,真希望第7次再看到你。"这时他才知道,原来那次是他第6次去那个酒店。几年过去了,这位余先生再没去过泰国。有一天他收到一张卡片,发现是那个酒店寄来的。"亲爱的余先生,3年前的5月10日您离开酒店,我们就没有再看到您,酒店全体上下都想念您,下次经过泰国一定要来看看我们。祝您生日快乐。"每一个人认识的人都很多,有的时候很难记住对方的姓名,或者只记得姓名,与人对不上。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有个记别人姓名的好方法:要心、眼、耳、口一起动员起来,虽然这样比较麻烦,但却很有效果。现代人用来自我介绍的工具就是名片,小小一张纸上记录着拥有者的信息,包括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等。初次见面时交换名片,不仅是礼貌的一种,更是现代社会互相之间沟通的工具。可以说,名片是拓展人脉的重要线索,那么名片上的姓名,则是线索中最关键的一点。名片的其他部分如果记不住,可以查阅名片,但对方的姓名一定要记住,还要做到完全对上号,不能张冠李戴。因为这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记住姓名,能想起对应的人以及对方的一切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人交往,27

  也能被对方所牢记。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你去参加一个聚会,遇到一个面熟的人,你却想不起对方的姓名,可这个人又偏偏很重要,是你拓展事业的重要伙伴。这时候,这个人向你走来,和你打招呼,还叫出你的姓名,你怎么回答?"哦,是你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别人着想
后一篇:最甜蜜的语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