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味精不能随便用

(2014-06-11 13:20:14)
标签:

健康

分类: 环球养生资讯


作为日常烹饪的调味品,味精可提升食物的鲜味,增加食欲。
  但需要正确了解味精的科学使用方法和禁忌,不仅可以品尝到鲜美的食物,同时还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一、五种情况无需加味精

  1、炒肉
  肉类本身就含有谷氨酸,在与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其它本身具有鲜味的食物,在烹饪时也没必要加味精。

  2、有醋的菜肴
  在醋成份比较多的菜肴中不能加味精,因为在酸性环境中味精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因此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较浓的菜肴都不放味精为佳。

  3、拌凉菜
  在温度达到80 100℃时,味精才能充分发挥其提鲜味的作用。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达到鲜味效果,甚至会直接粘附在凉菜上,无味且浪费。如果定要放味精,可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4、调馅料
  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放点味精,会导致食用安全问题。拌入馅料后,味精会跟随饺子和春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只要超过100℃温度,味精就会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外,在烹饪热菜时,也只能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方可加入味精调味。

  5、甜味菜肴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加鲜味,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二、使用味精的禁忌

  1、忌高温
  烹饪菜肴时,如果菜肴温度很高的时加入味精,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7090℃是味精溶解度最佳温度。
  因此,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

  2、忌低温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3、忌用于硷性食物
  在硷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硷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例如鱿鱼是用硷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4、忌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

  小贴士:

  每日食用味精不可过量。一般情况下,人均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天。过量可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也会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三、味精的正确使用方法

  味精中含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对于钠,老年人的身体尤为敏感。
  因此,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味精。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身体代谢能力时,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加,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消化吸收。
  最近有研究认为,长期过量食用味精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尤其是谷氨酸可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吸收的谷氨酸锌,因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WHO规定1岁以下的儿童食品禁用味精,中国则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食品不得添加味精,

  此外,市场上销售的鸡精并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是在味精基础上加入助鲜的核苷酸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从健康角度来看,鸡精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