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这64卦卦名的含义有许多至今也还有统一,各有各的说法。究其原因,是因为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来判定对错。比如第十六卦豫,就很典型。豫卦传统认识是逸乐、安和。这个理解完全脱离本义,却流行了几千年。
关于《周易》六十四卦,古人早已发现了其卦符两两相对的性质,也有意识的在解释卦意的两两对举,但就差一步,即以此两两相对的性质为依据贯穿六十四卦来审定卦意。依照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六十四卦两两相对构成32对,每对卦的主题非反即承。
历代研究者,都有意无意的在运用着这个思路研究64卦,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对于多数卦的解释都符合这种相反相承关系,有些甚至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日常用语,比如损益、否泰。但我们再说回到豫卦,谦豫对举,谦卦讲谦虚、谨慎,那么谦虚、谨慎的反义词是什么呢?我百度了下,谦虚的反义词是:
骄傲、 骄横、 傲慢、 夸耀、 自满、 自大;谨慎的反义词是随意,疏漏,粗心,冒失,莽撞,疏忽,轻率,大意,武断。
用这些反义词我们去看豫卦中带豫的爻辞,再结合其所处爻位,可谓一目了然。
初六:鸣豫,凶。《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在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就咋咋呼呼的自夸自大,岂不是鼠目寸光,没有远大目标么?《象》传评论其“志穷”太对了。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象》曰:“盱豫不悔”,位不当也。
——盱xū,指张目,睁大眼睛看,形容极度关注。在事情进展到一半的时候,冲动、冒失当然会招来悔恨。这句爻辞用现在表达是:冲动冒进,则悔。反之呢?反映迟钝,也不行。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由是顺着,四爻是施展才能的时候,这时作者鼓励“豫”,其实就是鼓励放开手脚,大胆创新。这时再谦虚谦让,谨小慎微就不合时宜了。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上爻是事情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平常说的所谓晚节、快退休的时候。此时盲目自大,过去的成果就会断送,例子太多了,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现在新闻中的那些官员,反倒是平民百姓这点上能比较冷静。
豫字在《老子》中也有,“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老子中的豫,与《周易》出处一样,都是指一种动物,大象。区别在于观察这同一个事物时所取的角度不同。《周易》中取大象的强大含义,《老子》中则从大象过河时小心慎重的态度方面着眼。同样,犹本来也是指一种动物,犹猢,老子是从犹猢生性警觉方面着眼。
所以,对于“豫”字的理解,不论是强大还是谨慎,都只是一种取象,大象才是其本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