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丰铭
丰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5
  • 关注人气:3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易雅正》简要 ——蒙卦

(2014-04-11 11:16:50)
标签:

文化

分类: 雅正修订(2014)

第四卦 下坎上艮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节也。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屯卦从学生的角度,蒙卦则从教育者的角度入手,对应屯卦各爻具体分析如何教书育人。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蒙童的亨通,在于不是老师追着蒙童学习,而是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第一次占卜告之结果,再三占卜就是轻慢,轻慢了神灵就不会再告诉他结果,(学习也是这样),应当自己多动脑。

  蒙,没有知识,愚昧,在此均指暗昧不明的蒙童。蒙昧的稚童,怎样才能亨通呢?也就是说,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佳,教学相长呢?亨,在此指教学秩序、学习进度顺畅无碍。
  不是我求着这些蒙昧无知的孩子学习,而是蒙昧无知的孩子求着我来教导他们。这句话指出求知应是人的天性,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渎,轻慢,不敬。第一次占卜,神灵会告诉你结果。如果对结果不满意,一个事再三占卜,那就是对神灵的亵渎。亵渎了神灵,神灵就不会再告诉你正确地结果。教学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可以告诉他,再三的来问就是不动脑子不长记性了,如此不认真学习就不能再告诉他。“渎则不告,利贞”是连着的,不是仅仅不告诉他答案,而是告诉他回去自己多动脑子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
  孔子《论语•述而》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下之泉水源源不绝、清澈见底。君子观此象用果断的行动及早培育子弟的德行,以免将来受到污染。什么是果行呢?比如建立学校,适龄儿童就送去上学。否则,等山泉汇入河流被杂质污染的时候再来教育,已经不可挽回其清澈了。教育要趁早也。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tuō桎梏gù,以往吝。——道德启蒙:第一堂课,应用那些受刑的罪犯(为例告诫孩子们),要避免枷锁之灾。(如果不管不问,)任其调皮淘气是溺爱。 

发,本义:放箭。发生、打开的意思。
用,使用,采用。
刑人,受刑之人
tuō,解脱。后用作“脱”。

桎梏,古代拘系罪人的木制手铐脚镣。
吝,本义爱惜过分,舍不得。引申指非分贪求。

   
本爻对应于屯初九,指出教育的重要性。
   
打开蒙昧,即第一次启蒙,首先要教的是如何做人。怎么教呢?用那些犯罪受惩罚的人,用反面教材来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什么样的人是不能学的,从而使孩子们摆脱蒙昧,成为有品德、有知识的栋梁之材。

以往吝,如果任其象过去那样只知玩耍,是爱惜过分了。疼孩子,就应为其将来着想,要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用罪犯做典型,是为了确立一个标准,引导孩子们走正路。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有教无类:让每一个男孩都受到教育,吉祥。开展妇学教育,吉祥。使他们将来有能力承继家道。  

  包,本义裹。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
  纳,缴纳,贡献。
  妇,已婚的女子。《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克,战胜。

  “包蒙”,包裹蒙童,是针对屯六二“乘马班如”的掉队来说的,即不让一个男孩失学、辍学。
  “纳妇”,贡献妇人,即把每一个女孩都培养成合格的主妇。是在回答屯六二“女子贞不字”的内涵。既不能上学堂,又不能这个时候嫁人,那么该做些什么呢?要在家接受“妇道”、“妇学”等妇女技能训练。《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因为对于贵族女孩,虽然不能象男子那样出去建立功业,但将来是要操持家事的,这就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理家本领。
  对男孩要包囊,对女孩也要有所付出。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子女将来能够胜任、承担起家国的责任。
  另外,“包蒙”解为包容蒙童,强调教育要有耐心,要包容初学者的不足,从字面角度也可大致说通。但“包容”义晚起,当非《周易》所指本义。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子承家是新人接老人的班。刚者刚强健壮之青年,柔者年纪渐大之长者。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是非观念:不要出入声色场所,那些遇到有钱男人就献身的女人,与之交往没有好处。  

  取,通娶。躬,整个身体。
  屯六三讲理性思维,蒙六三则对应于此讲分辨是非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主人公逐步进入青春期,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不足则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勿用取女——不要娶女子,在此并不是真的“娶妻”,而是指上烟柳之地胡混。那些看见有钱的男人,就奉献身体的烟花女子,与她们交往没有好处。
  蒙卦六爻都是讲如何对待蒙童的,只有这一爻没直接写,而是借事喻理。以不要与品行不端的女子厮混比喻明辨是非,不要受外界诱惑而迷失了自己的追求,不要与见利忘义之徒结交。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不要追求这样的女子,因为她们行为不检点,不合乎世俗道德。

 

六四:困蒙,吝。——给予空间:限制蒙童的行动,是种溺爱。

  困,阻碍。
  屯六四“乘马班如”,是说孩子长大了,处于青春好动期,在好奇心驱使下四处游历、探险,在此则指出作为老师和家长对此应持的态度。
  限制蒙童的行动,即由于害怕孩子出去闯祸、出危险而不准孩子做这做那,把孩子圈在家里,是过分的溺爱。孩子长大总是要走出家门的,总是要与外界交往的,大人一时是省心了,却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总之,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及早融入群体生活。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困蒙”的溺爱,将导致孩子性格孤僻、远离现实。

  六五:童蒙,吉。——鼓励实践:用童心看待蒙童的做为,吉祥。

  童,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在此指大人换位思考,用一颗童心看待孩子的行为。六五之时主人公开始想接触社会做点实事,但毕竟还是孩子,所想所为难免幼稚,教育者对此应该怎么办呢?
  就象看孩子小时候玩耍那样,以欣赏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对待其此时的社会实践。这时教育者的眼里,孩子是天真可爱的牛犊。
  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个自然过程,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以欣赏的眼光去判断之所以是对的,因为这是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禁止体罚:管教蒙童,不应采用体罚,应当教育引导。

  击,敲击,敲打。
  寇,在此是名词,外来的入侵者,借指对孩子的侵犯。
  御,驾驶车马。

  屯上六这个时候不求上进、每日游玩。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要敲打孩子这种不懂事的行为,管管他,但不要使用暴力。利御寇——驾御侵犯,指采取灵活引导的方法,既达到目的,又避免手段过激引起矛盾。孩子这个时候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理性控制能力又薄弱的阶段,由于粗暴教育伤害了自尊而离家出走的事情多发生在这个时候。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指老师家长,“下”指孩子。应当采用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双方心意沟通从而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