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这个小院是02年买的,四四方方的。买后自己又在原来基础上翻盖了一层,成了一个二层楼的小院,大约有六七间住房,每间住房可以住俩人或是三人,估计可以同时招待十几个人吧。小楼东面又加盖了厨房饭厅和厕所,一切显得井井有条。
远处到处是山,可以看见残留的部分旧城墙,院外不远处有潺潺溪水,山石和各种植被。院内铺的一条不算长的花石路,弯弯曲曲。院里种了玉兰树,石榴树和山楂树,石榴树已开出红花挂上果,山楂树结满了密实山楂。小院里感觉是郁郁葱葱。院里有浇地的水池,还有草圈子可以养鸡,菜地可以种植小葱,韭菜等。还有一个葡萄架,架子上面用的是淘汰下来的旧竹帘子,不长不短正好铺满整个架子,葡萄还没熟透,泛着青涩,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架子上。旁边是一个蓝花瓷色鱼缸,里面养着不多的小鱼。山墙上挂着一个不用的大铝盆,厨房外挂着新下来的蒜条,小楼外挂着寓意丰收的工艺小鱼,到处充满着过日子的充盈。关上院门,简直就是一个小独立王国。
主人很爱干净,一切都收拾的停停当当,干干净净的。每次招待客人都是自己亲自下厨,不愿别人帮忙,每次都是满满的一桌丰富的菜肴。
我们已不是第一次的客人了,只要到了夏季,这里就是我们一个聚会的场所。此次我带去自己制作的十只焉红色百合,一瓶从红星酒厂参观时采购的小二锅头酒,还有我自己用旧画报做的两个放杂物的小筐。正巧同行中有一位战友过生日,大家齐祝福。晚饭时每个人都参与和面,擀面,做了一顿多人合作的生日长寿面。寿星佬不客气,连吃了三碗。闲聊之中,拉一拉马头琴,吹一吹萧的乐曲,时间过得很快,一切显得亲切放松又自然。饭后,我和另一位好友穿上在浙江旅游时买的大红花小褂,配上绿色短裤拍照。站在院落,靠在树下,戴上斗笠,掀开竹帘,一张张村姑扮相,在这个农家园里,那感觉才显得最真最搭。
晚上,小院里很安静,一切都显得静悄悄。主人从山楂树梢上,拿下一盏袖珍版近似矿灯形状的小灯,里面点起蜡烛,似明似暗地折射幽幽不屈光芒。手机里放着我们那个年代所熟悉的歌曲,《往日时光》,《三套车》,《怀念战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悠扬委婉又带着一股忧伤的乐曲声中,嗑着瓜子,品味着花茶的清香,歌声带着我们一起回忆以往时光,四周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稠密人群的喧嚷,有的只是小时候的感觉,年轻时的酸甜。大家在一起零打碎敲地谈论养生之道,调侃人生路上各种趣闻与见识。每次聚会,每次如此。
夜晚下起了小雨,在雨打窗棂的细雨中,我们盖着薄被,舒适又暖暖地悄然安睡。这一觉,比在城里睡得踏实多了。
老了,回忆过去似乎已成为老人的一项专利。我们还能干什么呢?时间的岁月让我们已经饱尝风霜,肚子里已不是空空包囊,承载着是太多的时光,说出来不闷得慌,平日里还不见得愿意说呢。
安静的夜色,安静的院落,没有奢华,只有回忆,此种感觉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