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腰包吧,免费的午餐没有
http://s3/small/5976882ftd64f68a7b152&690
经常出国的或是长期在国外生活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国外聚会吃饭不想在国内大家都争着买单,那里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一位中国人去美国培训,在那里呆了几个月,深感这句话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他曾多次与美国人进餐,上当尴尬之处鲜见。
一次上课,老师讲的最后内容正式结束,要求与学生进行最后的告别。老师特建议课后大家一起到咖啡馆并以幽默的口吻说明:别忘记带钱。果然到了咖啡馆,老师自己要了咖啡自顾自饮,还大赞其美味。学生们只能赶快地自掏腰包。
还一次,一位善良羞涩的年轻女老师最后一节课没有要求和大家咖啡而是去吃披萨饼。在去饭店的路上,大家还都在议论是否有带钱的必要,因为老师的表情真的很真诚。老师点着菜单并征求我们的意见,要不要喝点什么,啤酒还是果珍?做客的感觉油然而生。新鲜的扎啤和披萨端上来,玻璃杯内诱人的啤酒泡沫令大家大快朵颐。夜色归晚酒足饭饱,女老师稳坐泰山,气守丹田。最后只听班长说声:带信用卡没有,结账吧。结果回来结账每人平摊差不多9美金。
美国独立日那天,负责培训的老师再次伸出橄榄枝,请大家到家里的后花园去吃烧烤。吸取前俩次教训,对这次邀请大家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没有说明谁出钱请客啊。调查后才得知,烧烤花费全是培训资金中早已付账。
此次归来达成共识,美国人到中国来,无论公事还是私事一概不请客。给碗面条吃?回答:不给。在美国干的傻事还少吗。
呵呵,此事觉得很有意思,感受也颇多。其实现在各自采取AA制吃饭在我国目前也很普遍。只是邀请者没这么镇定和冷静。好面子讲排场还是我们五湖四海兄弟多年普遍存在的一种风气。省去免费的午餐,不知对于当前提倡节约的“光盘行动”能否起到推动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