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之痒

(2010-04-23 20:43:14)
标签:

职场生涯

经验转摘

杂谈

职场上有“三年之痒”之说。往往做一个工作三年后,会觉得不再有激情,找不到新的挑战,倦怠起来:工作第一年,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让你充满好奇;第二年:工作的改进让你仍然干劲十足;到了第三年,好像没什么可学,没什么可改了。这时如果缺少指导,会觉得迷茫,正好来了猎头电话,心一热,就去应聘。对方的Offer加薪又加权的,毫不犹豫跳了。看别人的简历,往往三年到四年就换一个工作。可是,跳槽跳到一定的年龄或者一定的级别就没什么好跳的了:不是人人能通过跳槽跳到高管或首席技术官的。跳槽频发年龄多在28到35岁左右。在“而立”时期,特想“立”,所以,容易有走捷径的思想。

 

我对想跳槽的人并不完全否定。想要跳槽的人是有愿望想改变自己的人。跳槽是需要勇气的。需要去适应新环境。比起得过且过的人,要积极的多。可是,试想从毕业到退休,有超过三十年的工作时间,不能总用跳槽来解决激情问题。短时间就跳槽我觉得也是一种毅力欠缺。

 

1)三年是一个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宽的台阶。三年前,你可能经历了过程,将自己迅速打造成一块相当不错外形的玉坯,而后三年,你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精雕细琢。因此,你可能不会看见过去那么明显的成效和变化。而是慢慢体味工作的精度和准度。这些突破,需要动更深的脑筋,对自己是更大的毅力考验。

 

2)可是,怎么能解决“三年之痒”的问题呢?回答是:“只有看不见的问题,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有位经理来找我,说-“三年了,好像找不到新的激情了”。

我说:“真的没有机会了吗?让我来问你几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走,你的团队中有人能马上代替你吗?”

他说:“没有,可是,别的团队中可以有。”

我说:“那么,并不是你培养了领导人才,而是别人帮助你培养。这是不是一个机会?”

 

我又问:“部门里,你的老板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他说:“团队的管理,员工的进一步培养。”

我说:“帮助你的老板成功,这是不是一个新机会?”

 

站在你的团队,你的老板的立场上看,哪里还有挑战,那就是你的新机会。如果你觉得没什么可学的了,多问一句:“真的吗?是自己没看见更高的山吧。”

 

“我的工作中,比较muiltitasks,我很想往一个方向发展,可现在那个工作已经有同事在做了,我好像也没什么机会,怎么办?”

 

我说:“想一想,当你做哪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找到那个最能激发你的,把它做深,成为你工作激情保持的原动力。同时,把其他事情处理好。不论你的工作如何改变,保持这一实践乐趣的机会。比如,你现在的工作是行政事务性的。但是,你很喜欢做培训。即使现在的工作和培训无关,创造分享最佳实践的机会,小范围内给同事做培训,仍会让你有成就感。不要问该不该做,Just Do It. 为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

 

机会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老板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