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课程视角观课议课

(2018-05-25 22:55:01)
标签:

课程论

观课

议课

从课程视角观课议课

(四川师范大学  张伟  20171112  巴中恩阳)

 

一、课程改革力求突破的四个基本问题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优化课程价值与知识选择)

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优化课程实施与学生主体)

如何实现知识价值(优化学习活动与资源保障)

是否实现了知识价值(优化课程实施质量与评价)

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不断提升知识价值与实现知识价值的过程;提升和实现知识价值的过程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从课程视角观课议课的三个主要维度

(一)教学价值的拷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反思教学价值需要追问的基本问题

这节课有价值吗?

价值在哪里?

选用哪些知识来实现了这一价值?

(语文课是如何不知不觉地浪费掉了学生的时间)

反思本次展评课的教学价值需要追问的是:

不同文本的阅读价值应该有哪些差异?如何体现这些差异?

 

论述类文本的逻辑力量与思维发展价值

一般性的规范论述类文本——规范的论说逻辑与思维展开方式和力量。

驳论性文章——“破”“立”的逻辑起点和无缝转换的思维过程与力量。

社会评论——现象的症结概括语多角度深入分析的思维过程和力量。

学术论文类——有理有据提出观点和阐释观点的思维过程与力量……

 

实用类文本的同类迁移与创造性运用能力

传记类——读事识人,辨别是非;以事写人,论断功过;以人为镜,发展自我

新闻类——了解社会万象,洞察社会变化,探究事件本质,获取发展力量

访谈类——关注点的选择与深意,问与答的发展轨迹,对读者的正面影响力量

语文课程的优质发展过程,是精准定位语文学习资源的听说读写价值、教学价值和整合资源价值与教学价值的过程

 

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价值有何不同

单篇阅读——从“一篇”到“一类”的类型价值

群文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价值

学语文不是学课文,课文只是载体,课堂只是桥梁,带着课文,走上桥梁,是为了到达月的的彼岸,“彼岸”的落脚点才是课文和课堂的价值

 

是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持续阅读的长远价值,还是学会应试的短期价值?亦或是长远价值和短期价值的结合?

(把握阅读的真正意义,让学生在有思想含量和思维含量的阅读中学会如何阅读,才会走上语文应试的正途)

是彰显文本本身的价值,还是利用文本发展学生的价值?

(只有让文本生成发展学生的力量,阅读课堂才有力量,阅读的学生发展力就是课堂发展力。没有力量的语文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浪费学生时间的语文课堂。)

 

2.知识的选择需要追问的基本问题

选择的知识能实现上述价值吗?

体现文本“类型”价值的知识有多少?

体现文本“思想”价值的知识有多少?

体现文本“思维”价值的知识有多少?

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展自我的知识有多少?

 

3.目标的确立需要追问的问题

确立的目标体现了教学价值的追求与知识选择的要求吗?

多了还是少了?(有取舍吗)

散了还是聚了?(有焦点吗)

浅了还是深了?(有深度吗)

偏了还是正了?(有价值吗)

教的目标还是学的目标?(谁的价值)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1.谁在学——学生是真学还是假学

问题是谁的?(解决谁的问题)

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问题价值与质量)

谁在解决问题?(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的过程真实吗)

问题解决了吗?(问题发现和解决的指导是否到位,力度如何)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吗?(思想和思维的引导是否到位)

 

2.如何学的——是零散指导还是结构化指导

课前、课中、课后的一致性与发展性如何?

教学价值、教学目标、知识选择、重点活动与指导内容的一致性程度如何?

学习方式和“语文味”的整合程度如何?

接受、吸收与输出、创生的关系如何?

最能体现价值点的指导是如何引向深入和拓展的?

 

3.借助哪些资源来学的——阅读课堂是封闭还是开放?

文本是如何链接的?

生活情境是如何整合的?

师生自身的资源是如何利用的?

(学生是语文,教师也是语文,学校和班级还是语文……语文资源盘活了,还是定死了,决定着课堂的发展空间与力量)

 

(三)教学效益的评估(知识的价值实现得如何)

能看出学生的发展点吗?

学生在这一发展点上向前走了几步?还能再走吗?

在“类型”“思想”“思维”等方面的发展突破了哪些瓶颈?

如何让学生表达这些发展?

三、两点建议

(一)循“体”辨“貌”,强化教学价值

价值点,切入点,深化点,生长点(转化点、发展点)

(二)观“形”入“神”,放大文本(活动)效应

透析文本的类型价值与个体独特价值

提高文本的现实介入价值

发掘文本的学生发展价值

明晰具体方法或不同学习方式的背后价值

(此篇为四川师范大学张伟教授在四川省2017高中语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展评上的学术报告课件整理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