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详解

(2015-06-23 11:39:30)
标签:

2015高考语文

2015四川语文卷

高考作文

老实与聪明

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详解

一、审题与立意

近三年四川高考作文的命题指向,在于人的独特生命意识与体验。2015年作文,其实是人的两种社会存在状态,其外延就是如何做社会人,老实与聪明的辩证。

 “做人”是大范围。“老实和聪明”是关键词,是核心话题。思辩的落脚点在老实与聪明。

“甲说、乙说、丙说”是提供对关键词“老实和聪明”理解的范例。一定要在两个关键词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可以偏重于一方面,但绝对不可以放弃另一方面。

老实,做人老老实实,以诚信相待和真实不欺作为价值观,不偷奸耍滑,不斤斤计较。而现实生活中,老实又往往被作为无用好说话易被欺负的代名词。

但真正的老实人,即踏实做人、实在做事的人,即使容易被轻视被误解,但更多的是被认可被信任,他们会因为踏实诚信、善良诚恳等美德,被人们真正的尊重。这就是老实也是一种聪明的内涵。

相对于老实聪明则是一个更有争议,或者说更需要厘清的词语。现实中,一些人确实很聪明,具有一种出色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但他们往往为了个人利益而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甚至违法乱纪,他们的“聪明”,是与做人的道德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这就是讨论中所说的“聪明未必是真聪明”的内涵。

最好能够把代表“老实”的“坚守、奉献、诚信、勤奋、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坚持原则”等诸多美德,和能够体现“聪明”的“灵活变通、创意创新、足智多谋、聪明伶俐、左右逢源”等和谐统一。既体现出做人的厚道,也能表现出谋事的精明。

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或者说既有起码的“老实”,又有足够的“聪明”,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表述,即“老实的底线”和“聪明的上限”。

还可以把老实理解为不仅仅指为人的忠厚,还指按照客观规律做事。

总之,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准是很难的。

二、学生审题立意实例

很多学生都认识到,老实和聪明是做人的一体两面——现实中能够被人们充分悦纳的,是老实做人,聪明做事。学生的一些表述结老实之果,开聪明之花乘老实之船,扬聪明之帆,很能够表达这一辩证关系。

聪明老实兼有。丢掉聪明的老实是守旧、死板、不知变通、狭隘、懦弱……丢掉老实的聪明是愚蠢、轻率、鲁莽、狡猾、邪恶、损人利己、涸泽而渔……

肯定老实是一种聪明。老实是一种智慧、大智若愚、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实是坚守、奉献、诚信、勤奋、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坚持原则……

既肯定老实,肯定聪明,也肯定聪明与老实,基本按材料中的三种看法行文。

从德与才的角度谈老实与聪明。

具体来看,学生立意主要表现为下面的几种:

1.阐释老实聪明的内涵、价值。

1.“老实是于人世间不改的初心与底线,聪明是于困境时懂得转弯变通。

2.聪明的人就是不老老实实地等待命运,而是主动出击,扼住命运的喉咙。

3.真正的聪明是内敛于心的细腻与大脑的精明。

4.老实,是生命的本质,是源自黄土地的忠厚实诚;老实,是超凡脱俗的生命觉醒;老实,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质,唯有立于此,生命价值才能实现。

2.用事例阐释自己对老实聪明的认识。

3.从事理上分析老实聪明的关系。实而不聪是弱愚,聪而不实是大愚,老实聪明兼得是大智;对自己诚实是一种智慧;对他人诚实是一种聪明。

4.分析中有比较,有辨析。

1.老实赢得信任,聪明赢得器重。

2.“聪明与忠厚是相对的,却也是有联系的。最终被世人记住的定是那些忠厚的聪明人。生命的脆弱如同史铁生的双腿,让人伤痛沮丧。只因他在地坛中对生命的忠诚,找寻到他自己的阳光。面对生命的磨难,史铁生依然忠厚,他说:此岸永远残缺,彼岸就要坍塌。对生命的忠厚使他变得聪明,从此坐赏烟霞雾霭。

3.独持老实之心,易被社会洪流所湮没,被无情的现实所摧残。仅饮聪明之水,利欲熏心,不被天理所容。

4.诚实令聪明存道义,聪明令诚实更深邃。

三、考生作文的题目

“老实+聪明=成功”,“老实也是一种聪明”,“老实和聪明可以兼得”,“老实和聪明”,“老实是根,聪明是花”,“老实是桨,聪明是帆”,“乘老实之舟,扬聪明之帆”,“方圆人生”(方为老实,圆为聪明),“老实做人,聪明做事”,“山与水”(山的沉稳为老实,水的灵动为聪明),“大智若愚”,“老实是一种聪明”,“诚与智”,“透过老实看聪明”……这些题目一看就是立意准确的。

有位考生以“实诚与灵明”为题,副标题就是“石与花的果实”,开头把老实为人比喻为敦厚的石,把聪明比喻为美丽的花,段末点题:当实诚与灵明相遇,便结出石与花的果实。这个开头,很有艺术,把老实与聪明之间的关系以比喻出之,深入浅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肯定是高分了。

一篇“说木讷”,一篇“浮世慧”,两篇文章论述深刻,角度新颖,引经据典,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还有一篇日记体,写自己参加一次竞赛,通过不正当渠道多得了10分而获得一等奖,自己心里不安,认为自己不老实耍小聪明,后来主动要求更改为二等奖,不仅心里踏实了而且由此生发关于老实和聪明的议论,形式新颖。

当然有些标题一看就知道考生的立意水平,如“做人”“怎样做人”“做人要老实”“真假聪明”“老实做人”“做人要聪明”,这些标题要么偏离关键词,要么只抓住一个方面立意,都是有些偏颇的,得分自然不高了。

四、评分操作

对老实与聪明进行呼应性论述48分左右,能联系现实进行批判性论述可打高分,只论及老实或聪明其中一个方面最高45分,只谈做人不联系老实或聪明最高36分,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20分左右。

、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笼统谈做人,只字不提老实和聪明

2.甲说、乙说、丙说引出多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辩证思考,与老实聪明毫无关联。

3.只单方面谈老实聪明,未涉及两者,更未将两者关联。

4.偷换概念,将老实直接换成其它概念,又没有中间转换、搭桥,如换成清白忠诚诚信等。

5.尤其是一些写作能力很强的学生立意偏为上面第二种,得分很低,相当遗憾!

6.只要点了老实和聪明字眼的都不算偏题,而我们很多考生就是不点。

7.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就写个题目,有的就写两三行,有的通篇全写人的姓名我不想考大学,我要读社会大学,更有考生写上跪求零分……

8.投机取巧,有的孩子一直就给阅卷老师套近乎,大段大段问候阅卷老师如何如何辛苦,大打温情牌;有的甚至在开头结尾写上几行与老实聪明有关的文字,中间全抄试卷前面的现代文,企图蒙混过关。

9.穿靴戴帽,有的学生文章主题内容与材料无关,只在开头和结尾照搬材料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