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新理念》启发性语言摘录

(2012-05-07 11:53:49)
标签:

校长

教育

研究

《教育新理念》启发性语言摘录

【摘自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1、大学生真的全都失去了想象力了吗?不是的,经过多年的教育,他们建立了一个信念:教师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揣摩不出教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所以就不敢贸然回答,不愿当众出丑。他们关心的不是我怎么看问题,我怎么想问题,而是教师怎么看问题,教师期望的答案是什么。

2、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

3、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则逐渐稀疏,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廖若晨星了。高中学生还有举手的吗?没有了。他们已经没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欲望了。

4、既然教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5、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

6、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7、中国孩子放学回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 ……以色列民族……家长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

8、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9、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10、美国式的教学却是谁是权威就瞄准谁,谁是最大的权威就像谁挑战。

11、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与跳跃式的学习相结合。

12、科学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13、在科学教学中,是把知识本身作为目的,还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

14、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不断更新真理。

15、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四步骤:

明了——给学生明确地教授新知识;

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练习起来;

系统——作概括和总结;

方法——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

16、杜威教学过程五步骤:

设计问题情境;

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

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

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

17、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

18、文科教育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文科教育是技能的教授,更是生命的对话。

19、当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的舞台的时候,这才是文科教育。

20、网络学家说,未来的教育将是这样一幅情景:要学习知识吗?请你回家去;要玩吗?请你到学校去。

21、班级授课制一开始就种下了教育的一系列祸根:非针对性,去个性化。

22、现在的大学已经不强调分科性,恰恰相反,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强调跨学科性。

23、哈佛大学的学生不管文科、理科、工科、医科,他们的学习都分成六个板块,一个板块30个学分,六个版块180个学分。不管是哪个专业都要学习这六个核心课程。

24、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幼儿园孩子在知识上的差异,在信息网络面前,已经没有意义。

2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26、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27、尽管20世纪以后不同的课程理论异彩纷呈,但至今为止,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格局基本上还是斯兵塞课程分类的延续。

28、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是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29、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

30、所谓教师文化首先是教师的发展。

2012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