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忸怩救市,市场竞争加剧
(2008-10-24 12:32:16)
标签:
房产财经市场竞争楼市新闻提要 |
22日晚正吃晚饭,我的手机响起,电话那端传来新浪记者急促的声音:“政府救市了,您有什么看法?”我先是心中一怔,“好快呀”,尽管对此早有预期,但的确没想到这么快。但再听完电话中后面的话,“是好多政策中的一部分,我念一下关于楼市的内容,……”。我又感到“不过如此”。
记者转述的主要内容是降税费、降房贷门槛,主要针对原来政策本来就支持的首次购房行为和中小户型产品。我当时的看法是,这肯定是一个刺激楼市的利好政策,特别是对于房地产泡沫不太大的二、三线城市,其刺激作用可能更显著些。此外,随着楼市逐渐回暖,市场竞争会更激烈。
回到家中看了重播的《新闻联播》,了解了政策全文,政策内容大家都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述。除了先前的判断,在这里再补充一点看法:
一、政府确实要救市了
政府该不该、会不会救市的争议应该告一段落了,不应再浪费大家时间和精力。下面的问题是怎么救。我在22日当天下午刚发的博文中就认为,中央政府也在观望,而这一观望其实对形势的发展是不利的。昨晚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地迅速推出的政策,表明了政府要干预市场的决心。
二、政府救市行为还显得忸忸怩怩
政府显然已决定出手,但动作还比较温柔和保留,这从政策的力度甚至公布的方式上都有体现。首先政策的内容在市场意料之中,力度也不算太大,指标性的二套房贷政策和个人转让住房税收时限还未调整。在公布方式上,这些政策是“混在”一连串关于地震灾区的系列政策之中,显得有些刻意低调,若只看新闻提要,可能没人会认为后续新闻中有楼市政策推出。此外,给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更多的“放权”,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央政府目前还不急于完全跳上前台,还留有余地。这种方式当然会显得稳妥些,但政府和市场观望是相互的,若要快速激活现在的市场,树立市场信心是关键,从这个角度看更果断的手段可能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三、后续政策颇有想象空间
首先,中央政府的谨慎出手明显是为自己留有余地的,会根据市场反应陆续推出新的措施。其次,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明确允许下会推出更大力度救市措施。此外,政策中关于将要推出的加强保障住房供应和可享受人群资格认定的政策,实际会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实际上决定了未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份额问题,会影响到未来的市场结构。这些因素可能会使市场中的一部分人还要观望一个时期,但观望的坚冰会开始逐渐打破,而中央政府的态度和手段实际上是决定何时结束观望的关键。
四、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非理性观望的逐渐结束,市场会逐步回暖,逐步走向一个正常的市场。消费者会不再一味盯着价格或者价格降幅,转而更多地关心本该更为关注的产品性价比。而发展商也不能仅靠打价格战去打市场,应更加注重产品及服务的品质,那些在这轮楼市调整中价格上蹿下跳的发展商未必会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同。非理性的过热和过冷的市场中,竞争往往是不充分的,常态的市场环境才是对发展商经营能力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