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某些言论是如何误导大众的

(2008-09-27 17:15:35)
标签:

杂谈

    本人在前面博文中曾提到一个观点“目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持续的观望,观望源于人们对房价的非理性下跌的预期,而这种预期很大程度上与许多人不负责的唱衰言论有关”。新近一篇名为《地方政府拖楼市进入死胡同》的文章就上述观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注脚。

   《地》文中把长沙市政府的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政策作为一个主要论据。看作者是如何举例的:“长沙地方政府给符合购买经实房条件的居民补贴5至8万元,但首批1000套要求限期限区购买每平方米3500元的商品房。但目前该价位的房源大多远离中心城区并价格虚高,如果回归理性去除泡沫最少应下调20%至30%,也就是2600元平方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住房的价格回归理性,购买 100平方米的住房26万,在政府补贴下则要支付35万”。

    而实际情况呢?

    一、长沙市政府并不是限购3500元/m²的商品住宅。事实上,政府组织推荐的房源大多是价格在3500元/m²以下的,少了这个关键的“以下”,其含义大不相同,作者下面的推论可就是源于这个“3500元/m”的价格的。

    长沙市近期的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也不过3800元/m²左右,3500元/m²左右的房子可不是“大多远离中心城区”,真正稍微偏远一点的房子大多已在3000元/m²以下。同时,这位作者还不忘顺手给那些房子扣上一顶“价格虚高”的大帽子,也不知依据在哪里?

   二、为了证明政府补贴不合算,作者还设计了一个计算模式,即这些房源合理价格应该在2600元/m²左右,以100平方米计,总价应在26万/套,而市民若拿了8万元补贴去买35万/套的房子,扣除补贴后实际支付了27万,比26万还多花了1万。简单是简单,直观也直观,但可能更多的感觉是疑惑。我们倒想问一下,“回归理性去除泡沫”为何是“20%至30%”,依据何在?是为证明补贴不合算吗?如果长沙市政府的补贴是10万元/套,是否作者会算出个2400元/m²的单价,24万元/套的总价呢?事实上2600元/m²左右的房子在长沙是为数不少的。

    再看《地》文作者一个论述“在这些购买住房的居民看来,既然各地方政府要采取不同的救市方式,那么说明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比他们了解到的信息要严重得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重大的调整更是会来得快。在这样的情况下,购买者会进入市场吗?肯定不进入”。这真是匪夷所思,我们看到,一个传闻中的经济刺激方案,就会使A股一日暴涨,政府推出股市三大利好,竟可使A股全线涨停,这怎么解释呢?就算依着作者的逻辑,政府救市反而会让人们产生逆反观望心理,那开发商自己降价岂不更说明房地产市场面临情况的严重,购房者会进入吗?实际上,现实的情况是“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使观望者持续观望,政府做的只是想调整预期,给市场树立信心罢了。

    一个论点,要有真实的论据,合理的论述,这些都没了,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