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苦禅画作《芭蕉喜鹊图》、《墨菊图》。

(2016-01-27 13:09:41)
标签:

分类: 散文


     
        2014年5月初,我们全家人天津之旅。我爱人亲娘舅送给我们珍藏了70多年的李苦禅画作《蕉鹊图》和《墨菊图,我们如获至宝,非常珍爱。

       这两幅画作可是历经沧,跨越空近百年,它们不仅舅舅的亲董梦梅与大画家李苦禅在京华交往谊的见证,有着沉甸甸的岁月印迹

      《 蕉鹊图》是竖幅立轴,长、宽幅度较大。在立轴题签处,写有这样的文字:“李苦禅画蕉鹊轴,梦梅题签”。梅字为古书体字,木字旁加某字,现在电脑写板上找不到这个“梅”字。

       纵观《蕉鹊图》全图立体感极强,四只喜鹊分别站立在错落有致的芭蕉上画面上半有一株硕大的芭蕉,一只喜鹊被芭蕉叶档住腹部,喜鹊低头俯视,与下面的三只喜鹊遥相呼应下半部画面上:画有三只喜鹊,其中两只落在大芭蕉叶上,一只昂首,一只平视,另一只站在芭蕉叶干上,遥望同伴。这幅画题款为:梦梅兄嘱,禅印章。

       整幅画面非常耐看,十分和谐有趣。喜鹊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吉祥鸟类,芭蕉树也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植物,画家将它们一起入画,那是否蕴涵着“喜蕉”好运哪! 

      梦梅兄,即董梦梅,舅舅的父亲。1900年生于山东蓬莱,卒于1942年。
       禅,即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苦农家,取名英杰,字超三。
       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34年更名为国立北平艺专)西画糸,靠夜间拉人力车维持生计,极其艰苦,同学赠他一个艺名为“苦禅”,自此以苦禅名行世。

       董梦梅,家境殷实。在北平燕京大学读书时,与同乡李英杰相识,并结为拜把兄弟,相交甚密,董梦梅对李英杰多有经济资助,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他们相互合作绘画、题字,有很多作品留存至今 

       在我爱人的记忆中,小时候还玩过并撕毁了“苦禅作画,梦梅题字”的扇子。董家惠存的李苦禅画作多为相互馈赠之作,或苦禅作画,或梦梅题字,或两人合作有苦禅画梅梦梅补石之作。舅舅在为生活所迫时,也不得不流失些许珍贵的画作,在所剩无几的画作中又分送晚辈、亲人们,足见舅舅心胸之慈善与博大
  
        这幅《 蕉鹊图》上李苦禅没有题年月款。

     《 墨菊图》 题款为:丁卯二月,苦禅。时间为:1927年2月。
   
       此间,李苦禅在齐白石的精心培育,他画艺大进。丁卯年5月22日,《晨报》副刊《星期画报》第85号发表其作品《松鹰》,齐白石在画上题道:”昔人学道有一言而知十者,不能知二者,学画亦然。劣天分者见任何些数而一不能焉,遇者见一下如无一,苦禅之学余而能焉,见一而能二也,白石题记。“图下有编者语:”李英杰李君号苦禅,画学白石而能变化,在艺术大会中佳构甚多,最为好评。“

     《蕉鹊图》或许也是丁卯年之作,或许之后。

      关于《蕉鹊图》这幅画的创作年份尚不能确但落款为”禅“,以苦禅名行世,至少应该是在1922年以后。应不是李苦禅的早期作品,应是成名之后所作。
      



http://s5/mw690/001Dxpetgy6YTrEIYFm74&690



http://s1/mw690/001Dxpetgy6YTuX7aHS40&690

                     用手机拍照,尺幅太大容不进来有些歪斜。

http://s15/mw690/001Dxpetgy6YTpdK4Fg0e&690

                                            上部分之局部

http://s3/mw690/001Dxpetgy6YTop6fCia2&690


                                           中部之局部


http://s11/mw690/001Dxpetgy6YTpPAIf80a&690


                                         下部分之局部

                                    

http://s4/mw690/001Dxpetgy6YTsrWF6H63&690

                                             《 墨
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怀念舅父
后一篇:冬笋及咏笋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