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登乌石山观景·七律

标签:
乌石山七律蓝光程师孟乌山 |
分类: 格律诗词 |
初春登乌石山观景·七律
文/蓝光
曲径峰低披绿浪,
重岩林伏各呈状。
道山亭外思名流,
天险桥边试胆量。
先薯祠中忆振龙,
鲸鱼石下论良相。
黎公气节今安在?
李监篆书堪绝唱。
附:乌石山简介。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而驰名远播。
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当局检查,将番薯带回大陆后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
从先薯亭北出即至“观音岩”,传说晚唐时岩壁遭雷火袭击,壁上显出隐隐约约的观音形象。岩畔有朱子楷书"福"字,与鼓山“寿”字相匹。
乌石山最高点为凌霄台,蔡襄曾写有《凌霄台诗》,其中:“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传为绝唱。乌石山还有摩崖石刻200多处,最著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书法界称为“大小李”。《般若台铭》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程师孟、陈襄、赵汝愚、梁克家、叶向高等在乌山也皆有题刻。做为道教名山,乌石山历代建造的道观祠堂亦有不少。有纪念理学大师朱熹的“朱子祠”,纪念我省9位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侯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桐”以及“先薯祠”。著名的乌塔位于乌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塔为八角七层,通高35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经过修缮后,塔可登临。
有了这道山亭,才有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著的《道山亭记》。
先薯亭旁的小景点还在修,工人把衣服放在美人靠上。可知这陈振龙引入番薯之后,
解决了多少温饱问题!
这就是颇有胜名的《道山亭记》,由著名书法家写后碑刻于道山亭下方,以供欣赏!
修葺一新的乌山亭成了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