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看待和晶谢幕的三大理由

(2009-09-25 23:35:47)
标签:

电视

和晶

实话实说

谈话类节目

崔永元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正确看待和晶谢幕的三大理由

       文/极地蓝光

   1、竞争很激烈,“优胜劣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量的谈话类节目喷涌而出,他们以专业、新奇、时尚、热点等特色,吸引了不同群体的观众。据报道,《开心辞典》、《非常6+1》、《艺术人生》、《快乐驿站》、《城市之间》和《智慧树》等栏目将进入一套编排。央视频道的节目编排将突出新闻为主,打造精品栏目,逐步实现精品频道的建设目标。《今天故事汇》、《实话实说》、《电影传奇》、《健康之路周刊》、《半边天》、《道德观察》、《走近科学》、《正大综艺》、《九州大戏台》、《大风车》、《三星智力快车》、《我们》12个节目撤出一套。蓝光以为,这种调整就是一种发展,央视节目周期性的调整,是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适应观众审美的需要,也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对一些栏目进行调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电视的时段就这么长,空间就这么大。有上的就要有下的。这体现了竞争的不二法则。现代社会发展至今,不可以在找很多理由来成就低收视率的节目。收视率低了就要考虑改版或撤消,这是再正常不过了,不必为此大惊小怪。

   2、节目没特色,“平淡如水”。谈话类节目选题非常重要,而特别是《实话实说》这样的节目,观众感兴趣的是节目要引出的实话,而这实话是百姓真正想说的实话,且这些话题是热点话题。具备了这两个因素后,主持人在现场的急智也很关键,主持掌握观众的情绪点很关键,要做到“平静时思考,欢笑时受益,幽默时能切中时弊”,让观众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这些元素,和晶及其策划们没有做到。或许他们也想做到这些,但从七年之中特别是后几年的播出效果看,话题或现场处理都比较平淡,已经做不到让人看了下次再想看的冲动了。这是失败之处。央视把它列入改版之列,当属自然。如果有些人在情感上一时过不去也是正常的。造成节目收视率低的原因,和晶她在自己的博客里“辩解”时提出的5个问题要求人们回答,从这些问题中或许我们能看出,她认为可能是栏目审核的有关部门或国家意志的代表们对于节目的自由度“把关”甚严,无法让策划们真正实现自己的意图。但是蓝光认为,这只是客观的一些原因,其他类节目在处于这种生态之下,即便是比较“严厉”的环境下,央视的一些节目仍然办得出彩,观众拍手称快,受到观众追棒。这说明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节目本身。

  3、主持不出彩,“有违众望”。或许是观众在看完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后,对于主持人在《实话实说》中“为民说话”的期望值很高。这给和晶一个难题或高度。纵观崔永元主持节目,即便在审核严的情况下,他也能巧妙地调侃时弊,显露锋芒,让听者痛快,也让说者畅快。人们对《实话实说》栏目本能地要求很高,这也是这个栏目的性质任务所定的。在当今社会底层的人们,总希望新闻媒体为自己的利益群体作“代言人”,而这个功能性的要求,成就了机智幽默的崔永元。而平实的和晶,想以平实、清新的风格让观众认可。而观众并不能原谅她。因为在这个风尖浪口上,观众需要《实话实说》这个栏目的主持人比较大胆地为民说话,或通过多数民众的话语来反映普通百姓的声音。这一方面,和晶做得不够好,也逐步让观众失望。说实话,从和晶、阿忆主持这一个节目后,蓝光就很少看《实话实说》,而她之前的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我是每期必看。两个人从节目选题、现场气氛营造、幽默感等方面,一对比就看出悬殊了。这不得不说一个栏目的成功与否与栏目主持人有极大的关系。这或许也是崔永元被问及此事时不便“发表议论”的原因。总之,平淡导致了这个栏目的消失,平淡逐步让《实话实说》淡出人们的记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