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拿“真民意”为假新闻涂脂抹粉

(2013-11-18 00:21:30)
分类: 时事评论

  文/晏扬 

  11月13日傍晚起,多家媒体客户端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一时引发热议。新华社记者核实得知,此“放假安排”最早源于网民自制,被媒体误当成新闻。中国政府网工作人员表示,该网目前并未发布2014年放假安排。

  如今各种假新闻、不实报道泛滥成灾,让人防不胜防并深感“审丑疲劳”。假新闻得以澄清让人欣慰,但近年来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有些假新闻不但没有受到谴责,反而得到许多人的宽谅、理解和支持,其中最典型的说法是“假新闻的背后有真民意、真期待”,并呼吁政府要“读懂”这种民意。

  关于“2014年放假安排”的假新闻也是如此,什么它反映了民众对现行节假日安排不满、对增加节假日的期待,什么新闻虽然是假的,但背后的民意值得重视云云,总之是极力从假新闻中挖掘出重大意义和非凡价值。

  我对这样的阐释和渲染非常不以为然。根据网民自制的“2014年放假安排”,春节和国庆节各放假9天,元旦和劳动节各放假5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2天,加起来,全年放假多达39天,可能吗?用脚趾头想想都不可能。

  但是,这个一眼就能识破的假消息,为什么让那么多媒体信以为真呢?即便信以为真,总得去中国政府网查证一下,但这个举手之劳为什么被众多媒体省略了呢?原因恐怕只有一个——浮躁,轻浮,缺少起码的求真精神和对受众负责的态度。而那个炮制“2014年放假安排”的网友,可能正在暗地里窃笑,既得意于自己炮制的东西引起轰动,也在嘲笑竟有那么多媒体上当受骗,智商堪忧。

  那么,如此离谱的放假安排真的反映了“真民意”吗?我认为,真正的“民意”不是盲目的、情绪化的、异想天开的,而是理性的、务实的、讲道理的,有着充分的利弊权衡。大家热爱休假,但也会考虑休假时间太多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而给自身收入造成的影响。比如,工人成天放假,工厂利润下降,工资怎么可能提高?在现阶段,有些人可能想多休假,但对于更多普通劳动者来说,多挣钱还是更重要的——谁都想多玩乐少干活,可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允许。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一年放假39天的“一家之言”,未必代表了大多数民众的真实意愿。实际上,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天数(11天)并不算少,在世界上大致处于中等水平,比如德国的法定节假日为12天,法国为11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为10天。从每周法定工作时间上看,全世界以每周40小时的国家为多数,我国也是如此,同样处于中等水平。至于节假日怎样安排,也许可以优化,但平心而论,节假日安排注定是众口难调的,现在的“调休”看似引得怨声载道,但若不“调休”,人们抱怨的声音可能更大。

  假新闻就是假新闻,其背后未必有什么“真民意”,即便有些假新闻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意愿,但假新闻终究是假新闻,我们需要对假新闻层出不穷进行反思,而不应牵强附会拿所谓“真民意”为其涂脂抹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