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地中考”方案考验地方政府诚意

(2013-05-27 01:17:30)
分类: 教育话题

  文/晏扬 

  又到考试升学季节,对于家有考生的流动人口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孩子能否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或中考。如果说“异地高考”囿于各种因素暂时难以实施,那么推行“异地中考”便是各地政府可以做且应该做的事情。前不久,浙江嘉兴市政府出台文件,正式敲定了该市“异地中考”方案:嘉兴市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只要同时满足拥有该市学籍、父母有居住证和缴纳社保三项条件,就可以获得参加嘉兴市中考并入读高中类学校的机会。

  与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城市一样,嘉兴市也面临着外来人口的压力。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嘉兴市户籍人口325万,外来人口122万。目前,在嘉兴市就读小学和初中的外来人员子女达到12.85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说这个“三分之一”本身就表明嘉兴在保证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做得不错,那么新出炉的“异地中考”方案所设置的低门槛,则进一步体现了该市解决外来学子升学难、增进外来人口权益的诚意。

  按照嘉兴市“异地中考”方案,只要外来人员确属该市常住人口(取得居住证、缴纳社保三年以上),只要其子女在该市读了三年初中,便拥有在嘉兴参加中考的资格。而且,对父母设置的条件,只要父母一方符合即可。更重要的是,该方案设置了三年过渡期:今年参加嘉兴市中考的外来人员子女,对其本地学籍及其父母取得居住证和缴纳社保的时间不作任何要求,明年则要求各项条件达到一年以上,后年要求达到两年以上,到2016年以后才要求各项条件达到三年以上。

  可以看出,尽管面临着外来人口的压力,尽管外来学子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但嘉兴市还是尽可能地设置了一个低门槛的“异地中考”方案,也是一个相当人性化的方案,充分考虑到了外来人员及其子女的实际情况,力争让更多外来学子拥有在嘉兴参加中考的权利和机会。

  最近,不少城市相继出台了“异地中考”方案,比如广东省中山市,但其设置的高门槛引发诸多争议。中山市的“异地中考”方案在很多方面与嘉兴市类似,但其中一个最大不同足以让绝大多数外来人员及其子女感到心凉,这个条件便是在中山市有合法稳定住所,而所谓“合法稳定住所”居然是指“在中山市购买或自建产权房”。有多少外来打工者能在中山市买得起房或建得起房呢?这不仅谈不上人性化,反而有故意刁难之嫌,以致有人怀疑,设置这个条件是不是为了给当地房地产“托市”?同样是经济较发达和外来人口较多城市,为什么中山和嘉兴的“异地中考”门槛差距如此之大呢?

  在很大程度上,“异地中考”门槛的高低,体现着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考验着地方政府关爱外来人员及其子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诚意。外来人员的户籍虽不在流入地,但他们同样在为流入地的发展作贡献,在为流入地政府贡献税收,因而他们理应享有作为纳税人的各项权利,包括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外来人口众多对地方政府是压力,但何尝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既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那么增进外来人口的权益便是各地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值得尽心尽力做好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