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要敢于质疑,也要学会倾听

(2012-11-21 02:54:45)
分类: 时事评论

  文/晏扬 

  近日,浙江温州龙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开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成绩单被网友上传至微博,并迅速在网上流传开来,其中一名笔试成绩仅为9分的考生入围面试引发众多网友猜疑:“莫非又是萝卜招聘?”温州市龙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新闻发言人黄紫薇回应称,招聘是按正常流程进行的,并无“猫腻”,成绩9分的笔试者是一名男舞蹈演员,参加考试者仅3人,根据选调公告1比3的要求,其入围面试符合规定。

  以笔试成绩9分入围面试,自然让人感到惊讶,尤其是,几名笔试成绩50分以上的考生反而没入围,更让人疑虑满腹,在“萝卜招聘”屡见不鲜的情境下,人们自然怀疑其中可能有“猫腻”。

  而从温州市有关方面的回应看,这名9分考生入围面试确实符合规定:报考舞蹈演员的笔试者仅有3人,而选调公告上明确规定考生按1比3比例入围面试,这样,3名报考者不论成绩如何,都获得了面试机会。至于几名笔试成绩50分以上的考生没能入围面试,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报考的不是舞蹈演员职位,与这名9分考生根本不在同一个竞争体系。

  有人可能说,笔试成绩只有9分,这么差的成绩入围面试,岂不笑话?依我看,哪怕这名考生考了零分,他也应该入围面试,因为选调公告上就是这么规定的,且没有限制最低分数。换言之,这名9分考生入围面试,恰恰招考方“依规办事”的体现,相反,他若未能入围面试才是不符合规定的。当然,他最后能否被录用则是另外一回事。

  应该说,温州市有关方面的解释是清楚的,也是让人信服的,但是,许多网友仍然不依不饶,坚持认为此次招聘有“猫腻”,并借此发泄不满情绪。说实话,我对此很不以为然。对政府部门和官员,我们要敢于监督、大胆质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听听人家是怎么解释的,不能只有情绪发泄而无理性判断,甚至人家说什么你都不听。

  这让我联想到另一起同样受到指疑的招聘:今年6月,浙江人事考试网发布一则招聘公告,年龄要求一栏里竟然写着“1977年6月7日出生”。面对质疑,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公室回应称,这是工作人员疏忽,遗漏了“以后”两个字,应为“1977年6月7日以后出生”。其实,只要看看招聘公告即知,公告发布于今年6月7日,1977年距今35年,“1977年6月7日以后出生”就是要求应聘者年龄35周岁以下,仅此而已,并不是什么“萝卜招聘”。但是,有关方面作出回应后,众多网友的反应仍然是“不相信”,这就有点不讲理了。

  舆论监督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被监督者要认真倾听监督者的质疑,监督者也要耐心倾听被监督者的回应,两者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官民互动。我们常常批评有些政府部门面对质疑装聋作哑、不予回应,那么反过来说,人家真诚地予以回应,但无论说什么你都不听,无论怎样解释你仍固执己见,这是不是对人家的回应装聋作哑呢?其结果,可能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面对质疑时选择“沉默是金”,而这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官民互动需要建立在双方都学会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这需要每个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从自身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