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六十七:南

标签:
甲骨文南方位词殷商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殷商尚南,以南面为大为尊。这个统治惯例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正是以南面为大为尊的另一种说法。只有商王在北边时这个说法才能够成立。
但是我们看到甲骨文的南字的造字颇为令人费解。学术史上关于这个甲骨文南字的说法较多。有影响的主要是三种:
《說文》:“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句中南方作夏天解释。
郭沫若:以为殆锺鎛之类之乐器。假借为豰——小猪。
徐喜辰:象鼓形。很明显,郭沫若和徐喜辰的观点都认为这个南字和宗庙祭祀有关。
在殷商的卜辞中,这个南的本义是南方:
卜辞:“庚午卜。貞:王眉亡祸在南土”(甲2907)
卜辞:“…寅卜。大…其有父丁卅牛南室”(铁266)
卜辞:“庚辰卜。争。貞:爰南單”(乙3787)纣王时卜辞,南單即鹿台。
此外在甲骨卜辞中,南还用于第十八位商王南庚。在这个意义上,第二十位商王盘庚也应称为北庚较妥。
请看上图甲骨文南字。这个甲骨文本字和南方的南有什么本义上的联系吗?应该有!也就是说,上述三种观点都不是甲骨文南字的本义。
南,从王从庙。上部象汉字火的部分是甲骨文王的变形,正是商王伸展双手做祈祷状;下部如建筑物一样的部分是殷商之庙,庙中的祭祀大厅又叫大堂,所以古代庙堂并提。在甲骨文南字中,商王正位于庙堂的最北,此时除了天帝和祖宗牌位,一切都在商王的南面。当然这个观点需要殷商庙堂祭祀的历史记载加以印证。可惜的是殷商时期并没有留下庙堂祭祀场景的历史记载。幸好,我们有“周承商制”的西周祭祀场景的实录,我选择了《小盂鼎铭文》作为一个印证,铭文如下:
周王来庙堂祭祀,其东、西两面均为参加祭祀的臣下,南面的臣子一直排列到了中廷。周王的位置只能是如甲骨文南字所示:立于中廷之北,面向南方。王的北面就是祖宗牌位了。此场景周王面向南方。所以甲骨文用双手向上的商王作为标志,以宗庙大堂表示方位南。正如甲骨文用太阳升起的方位表示东方一样,对于崇尚南方的殷商,甲骨文以商王和宗庙来代表南方方位是非常合理的。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南的本义:商王朝向的方位——南方。方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