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五十:畋 男 力

(2011-01-28 14:40:35)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說文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在甲骨文中四格田和多格田这两种形式是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部首使用在造字过程中的。四格田为部首的甲骨文字有:畋、男、畴、畯、畕、彊,金文疆、畺、等;多格田有昱、翊(两字音近,本字造型存疑,应从多格田)。

上文《破译150》中我辨析了四格田应该是殷商人为捕捉野兽而设的陷阱。现在来看甲骨文畋字,这个字被认为和田是同一个字。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五十:畋 <wbr>男 <wbr>力 甲骨文 这个字的造型是从田从手从丨。其中丨被解释为工具或农具,这没有异议。我认为这个畋字的本义就是打猎或者捕猎的意思。手执棍棒看守或者看视陷阱,这不正是捕猎的本义吗?但是《說文》曰:“畋。平田也。从攴田。”

    卜辞:“…辰卜。車允畋貝今生…”(乙324)应该是解作車允獵貝。因为貝是活体被视为动物,所以猎。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五十:畋 <wbr>男 <wbr>力 甲骨文 这也是一个涉及到四格田为部首的甲骨文字。传统的解释是从田从耒(引申为力),所以在田地里执耕者为男。看起来是符合殷商前的史实的。但是这个甲骨文男子里是一个四格田,所以它的本义应该有打猎的意思。所以将其解释为——一张耒和一个陷阱的会意——从事打猎和农耕的人也很符合当时的史实。而且后一解释更加全面。男人的首要任务是打猎和打仗。对于刚刚开始农业的殷商仅仅用农耕来代表男人是不是有失偏颇?甲骨文男的造字方法和金文夷造字方法是相同的。夷本是殷商东方之居民人方,也是殷商东方的敌国人方。周以后称夷方。所以夷是金文。西周柳鼎中的夷字从己从矢。这正是最典型地记录了截止西周中期,山东居民的两大特点。一是善射;一是种植杞柳编织生活、生产用具。

《說文》“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这说明在许慎的东汉时代,汉字田中含有的打猎的义项已经基本不用了。这也说明了农业和打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转换。但是四格田作为部首应该起源于殷商时代田猎的布设的陷阱。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五十:畋 <wbr>男 <wbr>力 甲骨文 耒(引申为力)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五十:畋 <wbr>男 <wbr>力 金文

    在《說文》里,这个字形的本字是直接定义为力的。“力。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灾。”就是说许慎认为金文的耒是人筋的象形。

我赞成这个字就是甲骨文和金文耒的象形。它的生活原型耒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农耕器具——犁。而木制的犁铧叫做耜:

“庖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爲耜。煣木爲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易·傳》

“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木钩而樵。抱甀而汲。民劳而利薄。” 《淮南子》

可见耒作为农具使用时代很早。商代的木耒只有一个木制的犁铧,犁田的时候一人执耜一人拉耜。而到了周代已经有了两个金属的犁铧了。需要一人执耜两人拉耜。这一点从甲骨文和金文的耒字里可以看出差别。这一段耒耜发展史在《周禮·匠人》中有详细的记载。两人拉耜的耕作在《說文》中有一个字叫做耦“耦。耒廣五寸爲伐。二伐爲耦”。

正是因为用耜耕作是一件很需要体力的农活,所以我相信它是男人才能驾驭的。正如从陷阱里制服受伤的野兽,也必须男人才能够办到。所谓“困兽犹斗”,落入陷阱里的困兽应该是很疯狂的。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畋的本义:看守陷阱。动词。

男的本义:从事捕猎和农耕的人——男人。名词。

耒的本义:木制的犁,靠人力挖土翻田。名词。引申为: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