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三十四:壴 鼓 彭 喜 熹

(2011-01-07 15:05:43)
标签:

甲骨文字

本义

壴系列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图一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三十四:壴 <wbr>鼓 <wbr>彭 <wbr>喜 <wbr>熹 左 甲骨文      下 甲骨文

图二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三十四:壴 <wbr>鼓 <wbr>彭 <wbr>喜 <wbr>熹

图三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三十四:壴 <wbr>鼓 <wbr>彭 <wbr>喜 <wbr>熹 甲骨文 (击鼓声)

图四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三十四:壴 <wbr>鼓 <wbr>彭 <wbr>喜 <wbr>熹 甲骨文

图五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三十四:壴 <wbr>鼓 <wbr>彭 <wbr>喜 <wbr>熹 甲骨文

从上述五个和壴相关的甲骨文字分析,这是一个系列字,以壴为部首。所以这一系列的甲骨文字的本义均产生于基本象形独体字壴。壴的本义是什么?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甲骨文的壴字才是殷商时鼓的本字。确定了壴的本义是鼓,其它几个相关的甲骨文字就迎刃而解了。

图六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三十四:壴 <wbr>鼓 <wbr>彭 <wbr>喜 <wbr>熹 东周巴国十四编钟铭图 引自何新《巴人淳于的神秘宇宙图纹》

 我们从巴人的青铜编钟上的铭图可以看到,东周时代巴人的鼓和甲骨文壴是非常相像的。这种壴最然产生于殷商,但是巴人地处长江上游的闭塞山区,所以一直到东周还沿用着原始的鼓的造型。这种壴也叫曲柄鼓。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认定甲骨文壴字实际上就是今天汉字鼓的本字。它的象形就是殷商时代的祭祀用鼓。

图二是另一个甲骨文字,长期以来,国人一直认为它就是汉字鼓的甲骨文原型。现在看来又是一个历史的错误。这个字从壴从手从击鼓棒。是一个会意字。就是手执击鼓棒以击鼓的本义。所以这个甲骨文字本义应该是击鼓。是动词而不是我们长期认为的名词词性。鼓这个字的名词词性应该是后起意。当动词击鼓取代了壴成为名词时,壴随即渐渐退出使用。

卜辞“己卯卜。王贞:鼓其取宋伯歪。鼓祸古朕事。宋伯歪从鼓。二月”(佚106

卜辞“辛亥卜。出。贞:其鼓乡告于唐。牛一”( 10·2

两条卜辞中鼓均有打击军鼓和打击祭祀用鼓的意思。而甲骨文壴的本字在卜辞中多用作祭祀的代名词。如“壴于大乙”(京都2269

 

图三是甲骨文彭。从壴从散点。本义是击鼓发出的声音。声音是只能听见却看不见的,正如气味只能闻到也看不见。这种四处飘散传播的气味和声音在甲骨文造字中用散点表示。本字中散点表示咚咚的鼓声。用散点表示气味的字在甲骨文中如乎字,用青茅上三点代表青茅散发的酒气。乎从略。见甲骨文佚743,铁114·3,前7·1·3等。

《說文》“彭。聲也。从壹乡聲。”这个解释是许慎杜撰的本义。

图四是得到学界公认的甲骨文喜字。《說文》“喜。樂也。从一从口。”这个口子在甲骨文造字规律看,它是一个非固定意符,其本义有很多种解释。许慎将其解释为樂,源于春秋古文的喜字。春秋古文的喜字左边从喜右边从欠,欠的本义是欢呼。所以许慎解释为鼓声和欢呼声的结合——樂也。但是从卜辞内容分析,这个喜也是一种祭祀。

卜辞“戊子卜。王在垖喜卜”(粹1211

关于这个字的本义,我赞成学者们认为喜字下部的口是鼓架的意思。上述巴人编钟铭图中的喜字,如果从船的横断面看就是这个喜字。而甲骨文有断面视图的造字方式。所以喜字上部为壴下部为鼓架是符合甲骨文造字的会意的。

图五是甲骨文熹。上从壴下从火。《說文》“熹。炙也。从火喜聲。”鼓是牛皮为鼓面的,所以当下部从火的时候,把这个甲骨文字理解成为炙亦无不可。但是,这个炙的本义和甲骨文熹的本字必然应该有关联。这个字的来源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产生炙的释义呢?

从现代汉语熹的定义为光明看,它的甲骨文本字应该也是与火有关系的。从甲骨文会意看,熹是用火烧一只鼓。我们在前文已经从卜辞中发现这种鼓主要是用于祭祀的。当祭祀完成后就把鼓烧掉,这似乎不合情理。但是,熹在卜辞中一般是与祭祀对象连用而且是用在祭祀对象后面。如:

卜辞“己卯卜。贞:[  ]人延于丁宗熹”(前5·8·5

卜辞“乙酉卜。叀祖乙熹用”(粹232

说明祭祀之后把鼓烧掉是有这种可能的性。

我查阅了含有壴的甲骨文系列字的本字发现:绝大多数这个系列的甲骨文字中壴的中间的口都有一短横,但是在甲骨文熹字中大多是没有中间这一横的。这就说明在甲骨文呢熹字中的壴和壴字列其它甲骨文字中的壴是有区别的。它们不是一样的壴。就是说在甲骨文熹字中的壴,极有可能是一只败鼓——已经用坏了的鼓。殷商人重祭祀,所以祭祀用鼓坏了不能随处乱丢。烧掉是一个好办法。正如丧礼所用的青铜礼器要用祭祀坑掩埋的道理是一样的。而火烧鼓面就是炙的意思。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壴的本义:祭祀用鼓或者军鼓。名词鼓的本字。引申为祭祀。

鼓的本义:击鼓。动词。后引申为名词鼓。壴字退出。

彭的本义:击鼓发出的鼓声。名词。

喜的本义:装鼓上架,意味着有大事发生。引申为祭祀名。

熹的本义:火烧祭祀用鼓(用两种可能性)。动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