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二十八:酉 酒

标签:
甲骨文酉酒小口尖底瓶祭祀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甲骨文酉和酒两个字的区别在于酒的左边多了三点水。这种散点式的水作为部首表示酒已经装满了从酒瓶里溅了出来的意思。造字者的主观意向是要表达:酉是空瓶;酒是满瓶。两者的本义盖出于此。
上图中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是两图最右侧的字显示是光口尊,其余六个字都是小口瓶。第二点是下图第三例酉的左边不是散点而是甲骨文部首水。所以这个字不是甲骨文的酒字,如果它不是另有所指,那就是一个甲骨文错别字。
值得强调的是这两个甲骨文字酉和酒,在《說文》时代其本义已经和甲骨文时期完全断裂:
《說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
《說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
可见《說文》对酉酒两字本义的注释都是牵强附会的,居然归结于万物的生长和人性的善恶。说明在东汉时这两个字的本义已经失传。我之所以认为甲骨文字是至今依然活着的文字,就是我们可以从甲骨文字本身发掘出它在殷商时代的本义,从而使他们起死回生。
甲骨文酉的象形是一种酒器:小口,尖底,无耳。我在汉唐论坛上和考古界的学者们探讨过。基本可以认定是仰韶文化就开始有的小口尖底瓶。这种小口瓶有些有双耳,有的在腹部偏下有两只腹耳或者宽沿,有些底部还有烟炱。殷商以前可能用来打水的用途居多。夏商以前的考古中尖底陶器大多两种就是小口双腹耳尖底瓶和广口尊,都被用来造了这样的两个字,说明它们确实是与殷商发达的酒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甲骨文酒字则是一只装满了酒的小口尖底瓶。说明它在殷商时期已经被用来装酒了。汉唐论坛的考古学者告诉我,在考古中已经发掘出小圆陶片正好可以和这样的小口尖底瓶口吻合。说明它不仅很早就用于汲水烧水,也很早就用于储藏水了。
深入了解这两个甲骨文字在卜辞中的词义,我们就会发现在殷商时代,这种容器确实已经被用来装酒,而且被用于多种祭祀了。
“……辰卜。翊丁已先用三牢羌于酉用”(佚199)
“丙午。翊甲寅酒鬯御于大甲。羌百羌。卯十牢”(粹190)
“贞:来辛酉酒王亥”(粹76)两例中的酒都是动词,即给某人喝酒的意思。
“癸亥卜。争。贞:翊辛未。王其酒河不雨”(掇2·195甲)这里的酒也是将鬯酒倒入河中的意思。这条河应该是洹河。
“在酒盂田受年”(京都1932)意思是将酒倒进田里祈求田地带来丰收的年景。这里的酒和盂连用说明了这两种祭祀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将在于系列甲骨文字的考证中论及。
酒之所以被用作祭祀名称是一种名词活用,其间名词酒的本义发生了转移。酒当然是给活人饮用的,但是在“视死如生”的商周,要给死去的先王们喝酒,要给带来灾难和丰收的洹河喝酒,甚至给天上的上帝喝酒。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种祭祀仪式,在商周人心目中就是诚心诚意地敬酒给他们。不仅敬酒,而且要敬上最好的酒,敬上经过过滤以后最清亮的酒。所以把酒说成是一种祭祀名称这只是后来人的礼制。对殷商人而言,那是他们和上帝、先王和洹河的一种交流,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酉的本义:小口尖底瓶(陶罐),殷商酒器。名词。
酒的本义:装满酒的小口尖底瓶(陶罐)。名词。引申义:饮酒。动词。引申义:祭祀。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