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七月》:被曲解的“三桑”
(2009-09-13 15:38:25)
标签:
柔桑条桑猗彼女桑嫁接王力文化 |
分类: 远古史·诗经 |
读《诗经·七月》,我们眼前立刻会浮现出一群身背竹筐手拿柴刀的采桑女的活泼形象。其实《诗经·七月》全篇既没有提到养蚕也没有提到采桑,我们的自以为是引导自己走进了一个误区:这些采桑女是来采桑叶的,而采了桑叶是为了去养蚕。
我把《诗经·七月》里和采桑女有关的句子全部提取出来,再作一一分析。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以上引文中和桑有关的有这样三件农事:柔桑,条桑,猗彼女桑。那么这样的三件农事是在叙述采桑呢还是在说养蚕呢?我看两者都不是!
传统的看法是,柔桑就是柔嫩的桑叶,采柔嫩的桑叶就是为了喂养幼蚕。
整个《诗经·七月》没有直接的记载养蚕,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了。下面我们来集中精力考证三件农事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柔桑。
柔这个字先秦是一个动词,通煣和揉。柔的本义是什么呢?《说文》“柔,木曲直也。”原来把直的木变弯或者把弯的木变直就叫柔。“爰求柔桑”的意思是找到那些条形不好或者位置不合的枝条把他们整理成需要的枝形。柔桑是为了使桑树正常生长桑叶和便于采摘。
那么“爰求柔桑”为什么不能叫寻找嫩桑叶呢?一是春日养蚕的季节还没有到;二是这个时候只有桑枝还没有桑叶。公历每年的四月到十一月才是养蚕的季节。春日没有嫩桑叶,即使有也无蚕可养。
二,条桑,女桑。
王力先生解释说:“条桑,截取桑树的枝条,以备采摘桑叶。”前半句是对的,《说文》“条,小枝也。”条桑就是截取桑树上的小的枝条。后半句是错的,因为截取枝条不是为了采摘桑叶。为什么要去掉枝条来采摘桑叶呢?这不是竭泽而渔吗?来年拿什么养蚕呢?所以,条桑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采摘桑叶。那是什么呢?
我们应该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理解。“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蚕月农事是从桑树上选取小的枝条,最好选取那些生命力旺盛的,长得又长又远的枝条。取回来用作什么呢?用它们“猗彼女桑”。女桑就是母桑,是用来嫁接用的母本桑树,是砧木,那些截取来的桑枝就被嫁接在“女桑”上。嫁接需要选取那些冬芽饱满的枝条,所以要“以伐远扬”。
因为我们的专家不懂农事,又没有深入实践去调查一番,所以按照字义解经,这就把
《诗经·七月》的意思弄拧了很长一段时间,大概有千年以上吧。三月上旬是桑树嫁接最好的季节,而四月则进入传统的养蚕季节。问题在于我们的某一代祖先说了一句话,结果因为后代的“为尊者讳”使之成为千年不变的结论,而今天的大专院校的教授们仍然在按照教科书上的解释,按照自己师承的理论进行着百年不变的教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