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文化 |
分类: 品石录_人生拾味 |
凤姐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见第55回)
在凤姐嘴里,那等只挑正庶的,是“轻狂人”。她欣赏探春,瞧不上贾环。“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个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我想到这里就不伏。”显然,凤姐看人时,主要看重的是对方的个人条件。假如个人条件优秀的话,就算是个丫鬟,也要比一般的小姐还强呢。如探春、鸳鸯等人,凤姐并不会因其庶出或丫鬟的身份而瞧不起她们。
在我看来,若要看书中人物对待贫富的态度,岫烟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凤姐待岫烟好,是因着她的“温厚可疼”,并不嫌她“家贫命苦”,倒是“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见第49回)。类似地,薛姨妈是看中了岫烟的“端雅稳重”,也不嫌她“家道贫寒”,还认为她和薛蝌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见第57回)。此外,妙玉也有岫烟这样的“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她素有洁癖,故而只是“嫌脏”,并非“嫌贫”。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第39回)这位刘姥姥,恐怕不只是合了贾母的心。后来,凤姐和刘姥姥聊家常时,也颇为亲切自然,并无摆谱的意思。而刘姥姥呢,一见凤姐就很喜欢:“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呢。”(见第6回)在我看来,刘姥姥就是贫贱版的贾母,她们都很喜欢凤姐。这种喜欢,与自己或对方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
王夫人对刘姥姥,“恩”的成分居多;而贾母、凤姐对刘姥姥,则是“情”的成分居多。她们之间,既有“恩”,又有“情”。如此,刘姥姥将来的仗义救巧姐,就不完全是出于理性的报恩了。
凤姐厌恶贾环,是因他“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见第20回)说他“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见第55回)如此的态度,与贾环的庶出身份毫无关系。赵姨娘把儿子教得“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凤姐自然是瞧不上的。
这里可将袭人和赵姨娘作一比较。袭人是宝玉未来的姨娘,而老赵是贾政现任的姨娘。姨娘高于丫鬟,贾政高于宝玉。若论身份地位,赵姨娘远高于袭人。然而,从书中看,凤姐待袭人还是不错的。
贾母特意吩咐:“到园里各处女人们跟前嘱咐嘱咐,留下的喜姐儿和四姐儿虽然穷,也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大家照看经心些。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他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依。”(见第71回)贾府人口众多,“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确也多见。然而,凤姐对赵姨娘母子的态度,却不是出于这种原因。
薛姨妈认为薛蟠配不上岫烟,是基于个人条件的,而与身份地位无关。若以世俗的眼光看,倒是岫烟高攀了。同理,贾赦也配不上鸳鸯。藕官知宝玉是“自已一流的人物”(见第58回)。这种判断,也与身份地位无关。至于凤姐和芳官,她们瞧不上赵姨娘,也是类似的。只是作为主子,有点以主欺奴的意思;而作为戏子,则显得有些狂妄。
综上所述,凤姐看人时,主要关注的是个人条件。至于正庶、主奴、贫富之分,倒是次要的。
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