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木的寓言

(2019-01-16 14:28:13)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品石录_芳情雅趣
四方郡王的姓名,书中仅给出了两位:北王姓“水”,东王姓“木”;北王名“溶”(水旁),东王名“莳”(草头)。北方属“水”,东方属“木”。二王的姓名,与相应的方位属性是一致的。

再说薛林。薛宝钗是雪里金簪,林黛玉是林中玉带。以姓而论,薛宝钗是“水”姑娘,林黛玉是“木”姑娘。薛林二姝,似可照应水木二王。金对玉(名),水对木(姓)。只可惜,读者往往关注“金玉”,却很少留意“水木”。所谓的“金克木”,是以宝钗之名对黛玉之姓,从而忽视了二姝姓名的对称与工整。以五行生克的角度看,二者的关系是“水生木”。

四方之中,以北为尊;五行之中,以水为贵。这是此书的倾向。而在四方礼玉中,也仅点出了北方之璜。说到“水”,男有北静王,女有薛宝钗。北王姓“水”,宝钗姓“雪”。北王是四王之首,宝钗是群芳之冠。

那四王虽和贾府都有往来,但很少亲自登门。北静王和宝玉交好,且“当日彼此祖父有相与之情,同难同荣”(见第14回);宫里的老太妃薨了,请灵入地宫前的那一个月中,两家女眷也是“同出同入,都有照应”(见第58回)。因此,贾母的八旬大庆,北王夫妇亲来拜寿,还不算太意外。

然而,在第71回中,虽然“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都来了,但书里只给出了“南安太妃”的台词。南安太妃和湘云很熟,却从未见过探春等人。这说明,此前两家的来往并不密切。她的到访,有点突兀。此行的目的,似与探春的姻缘有关。

在第25回中,作者借马道婆之口点出:“南安郡王府里的太妃,他许的多,愿心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那海灯也只比缸略小些”。这位南安太妃,究竟有多大的“愿心”呢?儿子已是郡王,也未曾听说有何病灾,她还想要怎样呢?南方属“火”。所谓南王,便是“火王”。这南安王府,恐怕是座“葫芦庙”了。一旦事发,必然牵连甚广。

贾家五代,由“水”而“木”。那贾源与穆莳交情不浅。水木相得,自然主荣。最后一代,则是草木。草木得水则荣,失水则枯;一旦遇火,便意味着毁灭。贾府素日与“水王”亲厚,不用说是好事;若与“火王”走得太近,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见第1回)由于火势太大,那“水王”也未必能救得下。


2019-01-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探春的远适
后一篇:凤姐的遭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