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杆技术又前进一步
(2013-04-16 01:16:52)2013年4月16日晨 北京
上次的博文已经过去了20天,期间过了自己的44岁生日、第一次光顾汤臣、站上林克司黑梯、女儿终于开始上钩一起练球等等,成绩在90小转了一圈,又回到8字,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挥杆理解和实际能力又进了一小步。
上篇博文后的几场球打得很纠结,3场都是90小,非常不爽。分析原因是在加了新的60度以后,在果岭前反而纠结了,不知道选择那只杆,结果就非常不理想很郁闷。球队二哥一句话点醒我——把六十度收起反而不纠结,简单了。我总结是:六十度是必须要攻克的,现在能力不够操控它,先在练习场练习,只在果岭前沙坑选择和全挥攻果岭时候用,短切56度包干。
4月7日是44岁生日,记得去年此时是在龙王溪度过的,自己第一次高尔夫生日就是在那里度过的,100杆的成绩让生日过得不是很如意。今天算是开心了——成绩虽然不理想89杆,但第一次打汤臣很兴奋,过程更是难忘和开心。前三洞打了加六,经过调整和努力,最后一个五杆洞面对必须保帕才能够稳在8字的压力下,心态平稳,策略和技术都处理得当,完全按照计划执行,第二杆五铁落点精准,第三杆P杆打到旗洞边一尺处——死鸟,保住8字。一个开心生日是保住了,哈哈
之后林克司黑梯(部分金梯)86杆、银涛80(最后一个帕没有保住,错失7字)、协和84(前三洞下水加0B加五,之后没有顶住见七的压力,后四洞有瑕疵)
最大的收获是在上周五的练习场收获的:
一段时间来,一直在困惑铁杆拉左的问题,多方请教而不得。周五在新大陆练习56度20、30、40、50码击球时,一直在回想东方配对赛上的情景——谭琳琳几乎所有的击球都是非常顺畅加速通过球位,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怎么处理的呢,这样不是容易打大吗?不是很容易不稳定吗?
然后,我又拿出中铁和短铁练习,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天也明亮了,心情比见七还要满足,找球友验证说胯部转动非常明显。hook终于不见了、站位不再调整了、左肩不再卡住了、弹道稳定、方向稳定、击球更扎实、手腕更加松弛、滞后非常明显、收杆非常平衡想不到位都不行,一切都好起来了。
愉悦的心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周六、周日和今天再次验证,效果更好,三木也做了练习,居然在二楼顺风的情况下击中练习场280的那个标志牌,5铁平均距离180,4铁滚动到200,短杆精准不再hook
接下来就是实践了,估计会有些许反复但我一点不担心,知道自己这是真正长球了,挥杆的理解更进了一步,还需要的是继续学习加深理解,加强实践去修正和巩固。
相信再过50天,经过总结和改进,一定能够形成记忆,然后再增加做球的练习,想必能够形成自己的挥杆体系了吧,但愿如此。
开心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