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韩冰
美国哈佛大学德肖维茨教授在北京座谈时曾经说过,哪个国家的警察都一样。那是在有人描述中国警察刑讯逼供问题之后,给出的结论。
此次美国之行未观赏到美国警察刑讯逼供,但也看得一些美国警察与国内警察颇为一样的表现,比如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警察躲避在驾驶者不易觉察到的地方测速,一旦发现超速者,立刻警笛大作、追将上去,驾驶者服服帖帖停在路旁等待警察过来抄罚单。
在芝加哥、纽约这些大城市绝少见到警察,只是经过看到警察穿梭来去,在费城这个小城市,警察倒是有如林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所去“独立宫”,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发表地,是美国独立自由精神象征之地的缘故吧。
警察身上装备诸多,枪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手铐、催泪瓦斯一类的,挂了腰间满满一圈,且无论男女。我们上街执勤的警察大多就是挂个对讲机之类的,其它的则是腰间秃秃,即使有,也无非挂串钥匙。从美国警察武装到牙齿的表现来看,那里的社会治安形势可能比较严峻吧。据介绍说,美国警察无论多冷的天气右手是不能放在兜里的,以备随时能够拔枪。不知在这等环境下,人民如何安居乐业。
美国没有专门的交警,街头巡警担负维护治安、交通管理、抓捕嫌犯之责。在华盛顿只短短的三天,就多方领略了。到华盛顿第一天,就是各处所见的警察,还有不少看上去疑似警察的(兴许就是FBI之类)如临大敌一般地戒备,无论到最高法院、国会山还是白宫,都是这般情形,头顶上不时还有盘旋的警用直升飞机。大约上午十时,随着警笛大作看去,原来是奥巴马的车队疾驶而过,两个摩托骑警在前开路,一共五辆车,美国总统那辆专用的、标志性的“凯迪拉克”就在其中。路旁那些参观的孩子们兴奋地高声叫喊“奥巴马,奥巴马”。奥巴马的车队虽是招摇过市,但并未将周边所有道路封闭之举措,这样说来,还算得上“以人为本”,否则,我们一个上午的参观岂不是要泡汤。
在奥巴马车队驶过之后,我们驾车刚要驶离之时,险些与一辆刚撤岗着急下班回家的警车相撞,我们的车立刻后退,给警车让路,但警察看来并没有打算立即离开,而是从车里走下来,到我们车前,边不满地叫嚷边向车内巡视,看到驾驶员和副驾驶都系了安全带,实在没茬找,就问坐在后座的为什么不系;我们坐的是面包车,美国法律没有规定乘坐面包车也必须系安全带。警察可能也觉得这边找茬不自在,自己嘟嘟囔囔地回去开车。由此,我想起德肖维茨先生的话:哪个国家警察都一样。人家是执法的,人家想让你停下来你就得老老实实停下来,更何况人家腰间还有枪呢。
在驾车驶离之后不多远,正撞见一个黑人小伙子抢劫了一名白人老头,两辆警车瞬时赶到,将黑人嫌犯抓获,两个警察向白人老者取证,老者一副惊魂未定的神情。面对这一幕我按下相机快门。
总体上说来,就接触到的美国警察感觉还算说得过去,无论是安检的、巡逻的,你看他多一眼,会报过微笑给你。在码头遇到一个停在路边的摩托骑警,我们见他闲得无聊,问能否合影,警察愉快地答应,于是乎几个人分别与该警察留影,算是近距离接触了美国警察。

警察抓捕到黑人嫌犯

被抢劫老者惊魂未定

街头另类骑警

与摩托骑警合影(背景为一艘十九世纪到到过中国的老船,上写PEKING)

天空盘旋的警用直升飞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