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知道写点儿什么好

(2007-07-11 23:56:58)
标签:

法律

律师

品性

名气

司法

分类: 与心情有关
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韩冰律师
 
    至今在一些大学给学生做过几次讲座,大多围绕着“律师”二字。在我理解,实现这两个字是再简单不过,也再难不过了。看看身边有些称之为律师的人所作所为,就会觉得这个行当是时下很容易做的;如果再看看另一些律师,你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来。我所说的这个“易”和“难”,与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不是一个意思。
    最近,才了解到,法学院大学生就业很难,而真正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的却少得可怜。有报载,法学院从恢复高考至今增加了200倍,不知什么原因使法学成为热门。是国家法治建设需要这么多人才吗?那就业应该就不成问题,也就不会出现法学毕业生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从事与法律有关工作的现象。难道是法学院先生在学习期间,就已经对现实司法状况有了深刻了解,而敬而远之的吗?通过我的几次讲座发现并不是这样。很多法学院学生对于目前司法状况的认识甚至是一片空白。这也难怪,那些现实的东西在书本上是根本没有的,是看不到的,是学不到的,任凭想象力如何丰富,都很难得出与司法现状近似的结论。这也真怪不得学生,很多与司法没有过接触的人都以为我们的律师出庭也戴“假发”呢(英国法庭上的律师)。
    我到底想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写一点儿东西,但不知道写点儿什么好。
    其实,我还想说,在我们同行当中,真正损害律师形象的倒不是那些忙忙碌碌而收益可怜的律师,而是那些貌似很正直、很专业、很有名气的(真正正直的专业的很有名气的不在此列)。我不是在有意贬低同行,而是实在见不得这类人成为同行。而且,我发现,这样的人现在不是越来越少了,而是正在不断地增加,正在开始形成气候。这才是很可怕,很令人担心的。也许这个行业与舞台表演的演员有些类似之处,不信,听听那些功成名就的演员在讲述自己非凡经历的时候,大都会提到最初时候怎么手足无措。年青的律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原本很正常,但我想说不正常的,是那些没有经历过什么、没有成就过什么的人,一定要通过炒作的手段把自己塑造成天生如此的架势,塑造成正直、专业的形象,接着就被塑造得有名气了。原本并不具有正直的品性,何必要塑造呢?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社会需要正直的人,如果说仗义执言是律师这个职业特需品性的话,怎么可能想象一个不正直的人会仗义执言呢?所以,在塑造自己“专业”之前,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正直的、犹如雄狮一般的斗士,更容易受到青睐和追捧。在我和有些媒体朋友接触的时候,对某个律师最高褒扬恐怕就是正直了。可一旦与具体的人具体所为联系起来之后,就真的很难判断是在夸还是在骂了。既便如此,还是有些律师同行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这种效果,别人不做的业务他做,别人不愿意出的名他出,而真正需要显示他正直和勇气的时候,就很难看到真东西了;使得真正的那些正直者反倒无所适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