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习习与音乐剧 |
音乐剧《窈窕淑女》是50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音乐剧,这个成功应首先归功于匈牙利的电影制片人盖布瑞尔·帕索,他将他生命中最后两年的光阴都奉献给了改编乔治·伯纳·萧的1914年戏剧《皮格马利翁》成舞台音乐剧。萧伯纳当初创作这部戏剧时就是想以一种讽刺的眼光讲述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取名为“皮格马利翁”正是想用古希腊的故事借古讽今,一位技艺高超的雕塑家完成了一樽完美的雕像后,竟然爱上了“她”。我们在津津乐道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感叹于“灰姑娘”命运幸运的同时,也许更应该体会到故事更深的寓意。值得一提的是为《窈窕淑女》编舞的是一位来自现代舞界的优秀编导、杰出教师汉雅·霍尔姆,正是由于《吻我,凯特》和《窈窕淑女》才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她的才华。她同时促成了音乐剧界的“现代舞”这种舞蹈形式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崛起。
在1948年的《吻我,凯特》中,作为一名编舞者,她有机会把她对于舞蹈的理解再次应用到综合各种艺术的一次精心经营的舞台演出中,她在该剧中利用舞蹈的表现力扩大了歌唱的价值,通过舞蹈建立了集体的特征,她制定了例行规矩,也证明舞蹈可以作为高度戏剧化的节目,不仅为了渲染,还可以作为说明事物的捷径。而《窈窕淑女》是她在百老汇最大的成功。霍尔姆其它的音乐剧还包括1954年的《金苹果》、1960年的《锦上添花》。
《窈窕淑女》在纽约和世界各国都创造了新的票房记录,并获得托尼奖的6项大奖和3项提名。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均创造了令人惊异的奇迹,除了音乐剧的魅力之外,萧伯纳原著的魅力自然也是其大获成功的原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