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南洛阳含嘉仓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中篇 |
含嘉仓,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
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
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由于在铁路线上,所以目前挖掘开放的就一个仓。
隋炀帝迁都洛阳并修建隋朝大运河后,天下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条生命线,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使命就是漕运,漕运最主要的物资就是粮食。含嘉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也是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
含嘉仓位于隋唐城内,这样的选址,和回洛仓不无关系。回洛仓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手握”粮草的李密底气大增,更让隋统治者恐惧的是,粮食成为瓦岗军吸附民心的资本,大量饥民和缺粮的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瓦岗军一时羽翼丰满。
虽然后来因为多种因素,瓦岗军起义没能成功,但李密抢占粮草的成功战略,却成为另一个有心人的“教训范本”,这个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到了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免重蹈当年隋统治者覆辙。
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设计”地理位置的粮仓就是含嘉仓,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后来,它逐渐取代当时最大的粮仓——洛口仓,成为天下第一大粮仓。
含嘉仓是唐代“天下第一粮仓”。对于含嘉仓的修建年代,专家们有分歧:有人认为含嘉仓与东都同时兴建,也有人认为其为唐代增置。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含嘉仓开始大规模存粮、作为仓城使用并发展为天下第一粮仓是在唐代。
唐玄宗后,由于隋唐大运河水量渐小,加上管理不善,漕运效率下降,粮窖多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大为降低,160号窖则一直沿用至宋代。专家猜测,该窖之所以满藏粮食,可能与宋末战乱,皇家粮仓突遭变故而被废弃有关。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中足迹:
【河南省】
【河南】天下第一名刹之少林寺
【河南】少林寺塔林历代和尚墓
【河南】中国四大书院嵩阳书院
【河南】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
【河南】世界遗产殷墟王陵遗址
【河南】世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河南】丝绸之路汉魏洛阳故城
【湖北省】
【湖南省】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文庙园林
【湖南】中国名亭岳麓山爱晚亭
【湖南】张家界游袁家界天子山
【湖南】张家界十里画廊看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