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与败笔

(2012-10-02 07:07:52)
标签:

电视

文化

中国好声音

财经

       尽管“中国好声音”达到了轰动全国并创下中国地方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新高的效果,也远远不具备代表中国好声音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人们之所以对“中国好声音”过于求全责备,正是因为它惯用了“中国”的名字。因此,对“中国好声音”的质疑与批评,也并不影响对这一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秀节目的肯定。
    这档据说是引进自荷兰“The Voice”的电视音乐综艺节目,由浙江卫视购买版权、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The Voice of China——中国好声音》,从目前的运作与收视效果来看,其商业模式是成功的,但未来能否持续“高歌猛进”,能否真正代表“中国好声音”,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其权威性遭受质疑。有人评论说,这项选秀活动是百分百的商业性质,“中国好声音”就是一系列环节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在其名称上就必须慎用或不能用“中国”二字。此外,该节目从导师的选定和歌手的参选范围,以及规则与规范来看,还难以确立“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树立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的地位。
    其二,选票的公正性遭受质疑。选票统计不透明,选手的票数多少没有直观的变化记录,没有必要的监管与公证环节。票数是由工作人员从后台拿给主持人公布的,公信力必然受到质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媒体的重要性在于客观报道,而不是参与。赋予99家媒体投票权,就涉嫌“收买”如此之多的媒体叫好,有碍媒体客观公正的监督与评判。这也是“中国好声音”的最大败笔。
    客观地来说,中国需要众多创新能力强、令人赏心悦目的电视节目与文化产品,“中国好声音”给广大观众带来新的震撼与吸引,为中国电视节目带来了鲜活的元素和有益的运作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想真正做到“中国好声音”,就必须思考怎样提高权威性与公信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